■ 林 格
八年前,父亲将两页略微发黄的纸交给了我,风轻云淡地对我说:“好好收着,这是我几十年前捐给州博物馆的文物清单。”我仔细端详着这份清单,竟发现这份清单详细记录了父亲捐赠给湘西州博物馆的百余件家藏文物!其中不乏古旧字画、碑帖典籍、文房玉器等珍贵文物。捐赠时间从1972年12月到1995年11月,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
这份薄薄的清单,虽然只有两页纸,但又是沉甸甸的,它满载着一位外乡人对第二故乡湘西深沉的热爱。
每次审阅这份清单,总能感受到它的沉重。看着它,就像翻开一本厚厚的历史书籍,里面的作者都耳熟能详,甚至能感受到它的呼吸,听到它讲述的故事。有时,眼前分明是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风云诡谲,世事沧桑。
记忆中的父亲,业余时间总是在书房里度过,不是在考据古文字就是挥毫泼墨。他曾经说过,他没有浪费过一天的时间。他是这么说,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即使在特殊历史时期,父亲也偷偷地跟晚清秀才、第一期庚子赔款留学德国的丘震先生学习书法。丘老先生曾感慨地对父亲说:“在湘西,我最为看重的,只有小林你!”期许之情溢于言表。
父亲祖上曾是宁乡县城乡绅望族,恪守“耕读为本、诗书传家”的家训,家里字画典籍碑帖收藏颇丰。父亲从小就表现出对书法浓厚的兴趣。成年后更加沉湎其中,加上他博雅好古、长于鉴赏,经多年寻访,积存了许多古代字画文物。遗憾的是,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家藏的许多古旧字画毁于一炬。每念及此,父亲常唏嘘不已,心痛不止。鉴于此,父亲常感念世事之无常,毅然决然地把自己收藏的字画等各类文物陆陆续续捐献给了湘西自治州博物馆。
父亲对湘西怀有深情,一直把湘西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么多年来,父亲从没向外人提及他捐赠的“壮举”,内心深处觉得这是对“第二故乡”的回报,这是一名文化人理所当然的举动。铭勒于山不如藏之于渊,是他一辈子遵循的信念。作为一个大家族出身的知识分子,父亲一生饱经风浪,故而为人谨言慎行,即使风云变幻,也不怨天不尤人,总能做到淡泊名利,坦然自若,依然故我。
父亲耄耋之年后仍笔耕不辍,思维不输壮年。多作长卷巨制,甲骨钟彝皆有涉猎,老而弥坚,愈发少年之狂,此次《九公九十——林时九先生捐赠文物及作品》集册便是他这些年来勤奋不止的一个佐证。
时光飞逝,“九公九十”,父亲已至鲐背之年,愿父亲安康顺遂。我们这些后辈在父亲艺术与精神光华的润泽照耀下,必当继续勇毅前行。
(作者系林时九先生之子、展陈设计师、文博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