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彦宏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说,仰望天空的时候,会看见祖辈变成的“厢子”(方言,意为星星)。儿时不懂事的我,会问奶奶许多问题,可奶奶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无论我问的问题有多刁钻,问题有多无聊。
“太太去哪了?”(方言,意为曾祖父或外曾祖父)
“他们修地球去了,每一个皓明的夜晚都会在天上注视着你。”
“为什么要修地球呢,修舒家塘不好吗?”
……
时至今日,奶奶的答案我已记不太清了。但我时常想起,她看着好奇懵懂的我,那慈祥的笑容,纯净深邃的眼眸,带我回到躺在她怀里听故事的场景。
舒家塘的夏夜是热闹的,也是难忘的。蝉鸣,叶响,鸟语……“坎上”“坎下”的爷爷奶奶们相聚在庭院里,述说着往事,对于未来充满希望。
奶奶说,我以后肯定要考清华北大的。
奶奶会用扇子帮我驱赶蚊子,那个夜晚,凉爽的风,明亮的星星,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偶尔听奶奶说起以前的事,奶奶的童年是坎坷的。奶奶家里兄妹多负担大,于是她上学到二年级便辍学了。为了承担起“姐姐”的责任,奶奶小时候会去茶田的矿洞里捡朱砂石,虽然挣的钱不多,但“家和万事兴”。也正是奶奶说的“家和万事兴”,让孩童时的我第一次隐约感受到“家”是什么。
奶奶成家后,为了能让我爸他们四兄妹上得起学,她走出大山,身兼数职,白天干农活,晚上织背篓、斗笠,织够了一定的数量,就会和爷爷四处“赶场”。最远去哪,奶奶好像没跟我说过,但听说去过廖家桥,从舒家塘到廖家桥有差不多三十公里的路程,其中不乏布满荆棘的山路。因此,爷爷奶奶从凌晨1点便出发,一是为了能够在“场上”占一个好位置,二是家里还有孩子等着他们早点回来。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对于任何事都是持乐观态度,而对于自己遇到的挫折总是轻描淡写地略过,以至于我在遇到过不去的坎的时候,总会想着听听奶奶的建议。我最后一次看到奶奶时,她已病重,我强忍住泪水,幻想自己也能像小时候奶奶安慰我那样,说一些慰藉人心的话,可我做不到。因为奶奶在我的心中,始终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
今夜,我仍像一个孩子似的,仰望着星空,揣摩哪一颗星星会是奶奶。片刻间,我似乎懂了,奶奶并非天空里的“厢子”,而是因为每一位前辈,都会给后人以亮光,或许是一颗指引前路的明星,或许是一根燃烧自己的蜡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