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7月03日

“学习·生活·思想”融合式一体化课程育人漫谈

侯岷炎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但客观地讲,当前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仍处于探索期,职校生培养与发展规律并未被摸清。对于职校生而言,最直接的、具象的和在场性的教育就是“一体化课程教学”。当前,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业已成为教学育人工作的主要渠道和载体之一。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如何通过一体化课程把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去培养并取得实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为此,瞄准一体化课程这个点,笔者所在教研团队开展了近十年的研究探索,提出了“学习·生活·思想”融合式一体化课程育人模式,其基本要义如下:

一、关注生活,提升修养

有相当部分职校生综合素质偏低,自我发展目标模糊,同时自励性不足,生活作息安排一团糟。比如,总出现空肚子上课和睡眠不足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是不可能教好学好的。因此,要把课上好,我们就不得不向课前去延伸。如,联合学工人员、家长等把学生的生活作息规范和督促到位。实际上,家长对这方面问题是比较上心的。有的家长表示,“要和儿子好好谈一谈,看他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健康和责任的。”经过联合教育,学生生活作息方面确有了明显改善。而这也成为联合教育及家校共育的一个成功案例。

除此之外,学生在纪律、安全、卫生、礼仪等方面也应得到合理规范和督促,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蓬勃向上的人。“关注生活 提升修养”可视为把学生培养成接班人的前提条件。

二、育训结合,成事成人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促进人成长发展的动态实践载体,其宗旨是育训结合,即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行为操守、学习素养和思想情怀等方面综合发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所蕴含的思想理论渊源异常丰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生命·实践教育学”等。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要义有的侧重于凸显学生学习成长主体性,有的则主张通过“成事”来“成人”及通过“成人”来“成事”。无论这些思想理论聚焦于何处,其共同的旨归均是促发学生生命觉醒,推动学生德技并修。其次,一体化课堂不再也不能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场、技术场,而迫切需成为一个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命场。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技术、有素养的人。“育训结合 成事成人”可视为把学生培养成接班人的基础保障和关键措施。

三、课外补充,支部引领

一体化课程育人的功效虽然比较直接且意义深远,但每节课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其内容也是基于一定的目标来开展的。由此,有些关乎学生个体认知的提升、思想的升华、矛盾的克服及困难的解决等问题并不都适合在课中来处理。所以,要把课上好,就不得不再向课后去延展。为此,在学院领导老师支持关心下,我们成立了“学院党支部实训车间联络点”。联络点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主要的职责有二:一是把各方面表现比较优秀和突出的学生逐步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接待学困生,引导和协助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目前,通过该联络点已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0余名,接待学困生40人次。联络点的工作得到学院师生普遍好评。

需要补充的是,联络点所接待的学困生问题主要集中在纪律认知不足和学习有困难两个方面,而学习困难的原因又主要有方法能力不足和存在情绪问题两种情况。大部分学生问题我们通过谈心、谈话及学习引导的方式得以解决,少部分学生存在情绪问题我们则通过联合学院心理中心老师协助解决。进而,学院党支部实训车间联络点的创办和协作对一体化课程育人,尤其是在思想建设方面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助力。“课外补充 党支部引领”可视为把学生培养成接班人的重要手段。

“学习·生活·思想”融合式一体化课程育人模式围绕一体化课程育人工作,从课前、课中到课后,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有机地贯通和串联了起来。进而,该模式的推广和运用或将为促进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育人质量的提升和职校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 2023-07-03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3432.html 1 “学习·生活·思想”融合式一体化课程育人漫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