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7月09日

十八洞村的热闹小摊

本报全媒体记者 施雨润苗 彭 蕾

7月7日一大清早,十八洞村的石梅芳已经和邻居姐妹相邀着出摊了。

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通往大型游客停车场的必经之路旁,有一条长长的廊亭。这里既是供游客休息的区域,也是十八洞村民的摊位经营点。暑期来临,廊亭内的60余个摊位每天都早早开张,热闹得和天气一样火热。

“学生放假前,我们就开始备货了。”石梅芳说。村民们早已盯上“暑期”这个旅游黄金档。“从5月开始,景区就热闹起来。尤其是暑假,亲子游、研学游的游客增多。最多的时候,我们日接待游客近1万人次。”十八洞景区运营总监周刚说。

游客多了,村民们的生意自然就多了。自家做的酸菜、腊肉、香肠和种的瓜果蔬菜,自己绣的包包、纳的鞋垫,这些在村民们眼里习以为常的东西,成了游客眼中的“抢手货”。“这里的黄瓜又好吃又实惠,比我们在超市里买的黄瓜好吃多了。可惜这黄瓜放不了多久,不然我非得买一大袋回去,夏天放冰箱里吃着特别清爽。”长沙游客郑女士说。

摆摊的大多都是村里的妇女和老人,她们把家里的孩子也一同带来了。大人们忙着招呼客人,孩子们则各自组团玩得不亦乐乎。游客多时,大一点的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模样热情介绍起自家商品,那淡定自若的样子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看便知是熟能生巧。她们身上穿的苗族服饰,也时常被游客要求拍照或是购买。

中午,家中准备好的午餐被送到摊位上来,大家边吃边聊,你一言我一语,夹杂着孩子们的嬉闹声,享受着短暂的午休时光。“一天一两百元收入是有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天五六百元甚至更多也是有的。自己有点收入,既可以补贴家用又可以在家照顾孩子,总比出去打工要好得多。”石梅芳一边吃午餐一边和记者闲聊。

山风穿过长廊,送来阵阵清凉,蝉虫的鸣叫仿佛是在为勤劳的人们鼓掌。

短暂的午休时间后,女人们又要投入下午的“生意场”,招呼天南地北的游客,也经营着每一个小家柴米油盐生活的希望。

--> 2023-07-09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3971.html 1 十八洞村的热闹小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