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施雨润苗
100期了,顿时觉得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还好我们有“文字”这个东西。那就说说吧,就像孩儿的“百天”我们都不会错过,总得做点什么让这特别的日子更特别。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守望”便是最坚定的爱。从某种意义上说,“陪伴”或许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守望”却是一种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坚定且纯粹,热烈且温和,以至于你会把守望中的苦都当做一种甜。《文旅周刊》于我便是如此。
从孕育筹备之初部门全体人员就开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线上线下会议。文字、图片、视频、编辑、排版、评报、策划、调整······每一个人都为了她竭尽全力地燃烧着脑细胞。于是我们部门的会议常常从诗词歌赋开到人生哲学,从风平浪静开到波涛汹涌,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杠精”上身,跟一个字、一句话、一张图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杠上,以至于直接把例会开成了辩论会现场,而且方阵远不止“正方”和“反方”两家。就在“多方”辩手不相上下之时,有人从中稳稳地甩出一句“我的论文题目和结构已经出来了”,大家又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久了,我也越发地爱上了《文旅周刊》这一群执着的“杠精”们,要说表白略有尴尬,那就让我们一起守望吧。在守望中继续“杠”继续成长,那何尝不是一种福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