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向培东
正如在人生某个时刻,读懂父爱母爱一样,对于家乡的爱,对于职业的爱,也会在人生某一个瞬间,变得清晰,然后会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书写这种爱。
每周一上午,《文旅周刊》记者编辑汇聚一堂,没有客套,直入主题——评报。评什么?上期报纸做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进!
没有妥协,直击问题所在。为了一组文字的精准表达,为了一张图片呈现的精准度,为了一个观点,为了一个新的更好的角度,为了整体的结构优化,所有人都较真。为的是,下一次《文旅周刊》以更好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
期期评报,风雨无阻。看上去这真是一群固执的人。评报之余,有老同志也会自嘲道:“报纸这个载体已经日趋没落,我们这群固执的人,还这么认真写、认真编,真是老古董,哈哈。”
但在我眼中,这是一群值得尊重的新闻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职业和家乡的热爱,认真对待每一个版面、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这种爱的表达,正如湘西山的高、水的清、花的香、草的绿,如划过天际流星的绚烂,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100期,因为热爱,我们又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