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7月10日

育强“头雁”队伍 赋能乡村振兴

樊 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的重要论述。村(社区)干部作为农村基层的“主心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我们要切实把“头雁队伍”培养好、管理好,充分引领激励,让他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一要深刻把握振兴头雁队伍面临的新挑战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的新问题。

一要深刻把握政治素养不高的问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认为理论空虚,离自己很遥远,没有兴趣,对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效果不理想。文化程度偏低,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团结意识不强,“内耗”现象时有发生,互不支持、互出难题,形成“两驾马车”“两张皮”现象。责任担当意识弱,心思没有用在团结协调带领村民致富上,而是用在搞家族、小团体利益上,工作上相互扯皮,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

二要深刻把握工作能力不够的问题。工作标准不高,对工作应付敷衍,干事懈怠,得过且过,工作不催不动,喜欢和别人比待遇、比生活、比轻松,就是不愿比工作、比干事、比奉献。开拓进取意识不强,加快发展的观念不强、思路不清、目标不明,发展村级经济及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创新工作能力不足,对新形势认识把握不够,缺乏创新,缺乏思考,往往出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甚至,一些村干部认为现在“刁民”增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群众的对立面上。

三要深刻把握纪律意识不强的问题。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对上级布置的任务,不积极、不主动,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工作随心所欲。工作态度冷、横、硬,习惯于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缺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的能力。缺乏管理知识,村务、财务管理混乱,在处理村务上优亲厚友,甚至假公济私。生活品位低俗,心思不是用在干事创业上,而是在请客送礼、打牌喝酒、游戏玩乐上。上班时间萎靡不振,下班之后精神亢奋。

二要靶向发力着力打造一支过硬头雁队伍

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我们要坚持靶向发力,在“选、育、用”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好、愿担当、肯干事的村(社区)干部队伍。

一要在优化村干部结构上下功夫。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拓宽视野选人,注重将年轻的、文化程度较高的本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务工经商人员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注重引导和选聘本乡、本村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村干部队伍。要畅通渠道派人,根据村情实际适时选派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机关事业站所,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且愿意扎根农村的公职人员到村任职;摒弃陈旧观念,创新用人机制,注重选用乡贤、离退休老干部等德高望重之人。要严格程序任人,严格执行村(社区)干部选任县级职能部门联审制度,杜绝政治品行差、参与宗教迷信、受过刑事处罚等人员进入村级干部队伍,严防黑恶势力渗透基层政权。

二要在提升村干部素能上下功夫。教育培训工作要深入研究准备,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强化政治素质提升,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引导村(社区)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业务能力提升,按照“干什么学什么”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实做细村(社区)干部年度培训计划,抓实岗前培训、年度集训、专题调训等,专题辅导农村集体经济、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内容。要创新教育培育方式,突出“菜单式”、“需求式”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定期组织村(社区)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建立村干部挂职锻炼制度,严格落实导师帮带制度,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要在增强村干部担当上下功夫。敢用、能用、会用是村干部快速成长的关键。要制定目标责任制,制定出台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加快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对村(社区)“两委”班子及干部分别提出任期目标、年度任务、阶段目标。要推行派单销号制,抓实月初派单、月中调度、月底销号,明确每个派单事项的工作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等,在月末最后两天集中对各村(社区)“派单”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销号。要实行全职化模式,探索推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村干全职化工作模式,完善全脱产工作机制;坚持把村干部放在基层治理、抗旱减灾、信访维稳等一线专职锻炼,促进村(社区)干部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

三要精准施策全面激励头雁队伍愿为敢为

农村基层干部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我们要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坚持精准施策,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激励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中想作为、会作为、争作为。

一要着力夯实待遇保障。完善“基本报酬+工作绩效”的动态薪酬体系,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与绩效挂钩机制,合理提高报酬。创新推行村级班子和干部“派单式”管理,按月派单、按月考核兑现奖惩,每年按一定的比例评选一类班子,给予一定奖励,明确奖励资金可用于村干部绩效奖励、提高报酬,大幅提高基本工资待遇。完善在职村(社区)干部免费健康体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正常离任生活补贴等制度,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

二要全面健全晋升机制。积极推选政治素质好、乡村振兴实施工作能力强、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让有为者有位。给予村(社区)干部更多的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力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实施村干部成长工程,定期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干中选聘乡镇副科级领导、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村干部岗位吸引力。

三要不断加大激励关怀。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估机制,把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干部评先选优、奖惩、职务调整和任免的重要依据;加大日常业务考核,围绕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争先创优等方面,对村(社区)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加强对关键时候冲得上、危难时刻豁得出、工作实绩突出的村(社区)干部予以充分表彰;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村(社区)干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2023-07-10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4039.html 1 育强“头雁”队伍 赋能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