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金凤 张丽群
同事眼中,她热情、开朗、勇挑重担;孩子心中,她可爱、可敬、呵护成长。从教29年来,她把孩子的信任当作荣耀,用爱培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她就是吉首市第三小学教师——杨晚珍。
杨晚珍以自己对教育的忠诚、对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关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
身体力行,用爱感染学生
杨晚珍非常注重学生思想及德行教育,每天上课前,总是先花几分钟时间和孩子们聊天,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做到身心健康。
为了做学生的榜样,杨晚珍时时从严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走上讲台,她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有几次因为胃痛住院,住院治疗期间,她放心不下孩子们,经常偷偷拔下针头跑回学校给学生上课。医生发现后生气地说:“你不要命啦?你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吗?”杨晚珍只好给医生赔着笑说:“没有办法啊,我才接手的毕业班,他们基础差,我担心因为我住院孩子们会落下功课。”
因为是带病回校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特别感动,听课也特别认真。
潜心教研,做学习型教师
如何对新时代的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所有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此,她勤奋钻研,虚心求教,苦练基本功,从课堂板书、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解题思路训练等她都仔细推敲,认真研究。
教学中, 杨晚珍不放过一个难点,练就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此,她被吉首市教体局授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市级“十三五”先进个人。由于在2021年度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重大贡献,被“记功”一次。
在工作中,杨晚珍大胆创新,尝试进行数学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中,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秋,她辅导6名学生参加吉首市学科知识竞赛,6名学生全部获奖,其中4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因此她获得了市级“优秀辅导教师”荣誉称号。
杨晚珍的教学方式独特、新颖,她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一步一步给学生搭建数学“思维框架”,她的每一堂数学教学课,学生们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流连忘返。
杨晚珍的课多次受到同事以及州市数学教研员的好评,为了让她的特色教学经验辐射到更多的数学教师,2022年11月,她的“吉首市小学数学杨晚珍名师工作坊”在吉首市第三小学成功开坊。
同时她还是学校课题组的中坚力量,积极参与课题的实践研究,由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过渡。2022年6月她主持了省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搭建“思维系统框架”教学的研究》。2022年度撰写的相关2篇论文分别获省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杨晚珍还作为学校特聘数学校本研修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年级组教学教研,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校级教研活动中,多次上示范课,无私“传帮带”青年教师,且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激发积极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多年来,除了担任数学老师外,杨晚珍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管的事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都操心。
班级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多,针对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她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她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在班内积极开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目标树立理想,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完善班委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杨晚珍非常注重培养班组的骨干管理力量,提升班干部的组织能力。班里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但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成员。班内的各项工作程序化、制度化,班级工作开展顺利。
不轻视不放弃,积极转化后进生
每接手一个班级,杨晚珍首先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个别同学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因材施教,同时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
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她还创造条件让后进生有展示其优点和长处的平台和机会,使后进生也能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力。
她班上一名叫张某的学生,原来每天上课不是讲话就是睡觉,经常拖欠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杨晚珍了解情况后,明白这名学生是因为家长没时间管学习,一直处于完全放松状态,很多知识完全脱节了,连基本的计算都困难。她并没有用纪律和制度处罚他,而是设法找他的闪光点,找到一点就大力表扬。然后每天把他带到办公室一点点把知识重新梳理。后来他对学习开始有了兴趣,师生俩也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以前的缺点也慢慢给改掉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针对年级组每个班都有比较多的后进生这一特殊情况,杨晚珍找到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和大家商量对策如何高效在短时间内转化这些学生,最后得出方案把整个六年级的后进生重新组合成希望班,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进行分层教学。
杨晚珍主动承担了希望班的教学任务,每天早上6点半到校,7点准时给希望班的学生上课,风雨无阻。上完希望班的课后,还要回到自己的班级上课,她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身体超负荷工作而影响上课的状态,她饱满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希望班的学生每天在点滴进步着,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杨晚珍始终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她坚持做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者,引领学生心灵的成长,用爱心换真心,用成功促自信、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