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田红梅 通讯员 贾泞铭
6月30日,吉首市14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96亿元,这是该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硕果。近年来,该市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公正执法护权益
近日,吉首市人民法院为某建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功追回了1700万余元的工程款,依法保障了该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办好每一起案件都是为了营商环境,我们要让企业家们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们吃下安心搞经营、放心谋发展的‘定心丸’。”吉首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市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破获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8起,打击串通招投标犯罪移送起诉2人,办理涉税案件6起,挽回国家税收损失3200余万元。调解矛盾纠纷127起,查处治安案件3起,行政拘留5人;受理知识产权类纠纷案件数64件,委派诉前调解案件数198件。
解难减负促发展
2022年11月,湘西建筑器材租赁行业协会申请检察机关监督,以法治化解行政争议。
该市坚持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严把批捕、起诉关,去年对涉企案件不起诉15人,不批准逮捕3人。切实落实涉企优惠政策,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光敏硬质印章1512套;开通企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落实取得专业技术资格或者职业资格并签订劳动合同的本人及家属户籍迁移政策。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最大限度营造“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
倾心服务显柔情
为维护吉首5A级旅游景区形象及市场秩序,该市将德夯调解工作室设立于青山黛水景区间,以柔性服务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景区和谐。
今年“五一”假期,来吉首的游客呈现“喷井式”增长。为维护景区及周边良好的经营、交通、治安环境,德夯调解工作室在节日前就做足准备,完善了景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将风险防患于未然。
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该市将柔性服务延伸到方方面面——走访企业主动问计问需,化解企业与员工劳务纠纷,为快递车辆设置绿色通道上牌“落户”……该市还开通了“一线五平台”便民服务系统,配备了“自助立案一体机”;推行涉企案件“一站式”快速受理、移送、流转和“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机制;落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04件;在全市范围推出了轻微违法三次告知、首违免罚,全市累计做出不(免)予处罚、减轻处罚6720人次。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方可任鱼跃。吉首市用法治“硬核”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给各市场主体撑起了一片朗朗晴空,浇灌一方肥腴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