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应峰
卞之琳的《断章》,关联着一扇传神的窗,值得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所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意象丛生,诗意盎然,莫过于此。短短的几句诗,通过场景的交替,视角的转换,呈现出不同位置的人迥然不同的心境。
窗户透着亮,透着光,通着风,不仅可以看见风景,还是居所必不可少的装饰。有人迹处就有窗户。就一座城市而言,究竟有多少扇窗户?恐怕没有人说得清。阳光丽日,我们或远或近地看见城市的楼群,入眼的窗户是一个个数不清的格子,在视野所及处,在光影闪烁中,明明暗暗。如果是夜晚,我们感知窗户是通过窗口透出的灯火,我们足以从中体悟一座城市柴米油盐、烟火熏然、活色生香的生活。
城市的窗,是一种生活印记,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有道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城市建筑的窗户,何尝不是可以展现城市个性的城市之眼?
有个摄影家,走遍了世界各地,拍摄到了各大城市不同风味的窗户,将它们悉心拼接后呈现出来,给人带来的,除了欣喜,还有震撼。
一些城市的窗户,记录了当地特殊的历史,如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的窗户,四周贴着瓷砖,图案留有摩尔人艺术风格的影子;阿尔卑斯山地区受到周围高山的启发,窗户上方大多有高高的拱形……这些窗户,或含蓄,或大方,或朴拙,或精美,实实在在是城市建筑艺术的缩影。
令人震撼的镜头,则是一些城市密不透风的建筑布局以及一扇扇密密麻麻如蜂巢的窗户,隐喻着大城市沉重的压迫感,让人们看到了城市并不乐观的另一面。这密密麻麻的窗户,何尝没有一束束目光穿越其中,遥望风雨远山,洞悉世态人情?
寻常的日子里,无论是白天夜晚,无论是风雨阴晴,一个居家的人,无论是快乐忧愁,总会适时地站到窗前,抬眼看向窗外。窗外,高楼大厦或遮挡或分割着风云变幻的天空,给人带来无端的逼仄和隐隐的孤独。
每一扇窗后面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千千万万扇窗,就有千千万万个故事。拥有窗户的人,可以透过窗户,一个人安静地窥视这个永不停歇地变化着的世界。只是,有的人,在城市呆了一辈子,却没有一扇真正属于自己的窗户。但可否拥有一个一生一世深入自己灵魂的故事?也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的感知中,无论站在城市的哪一角,只要有心观望,就会发现,那一方方或明或暗的窗户,以及窗口透出的或冷寂或温暖的灯光,恰似方格纸上,挤轧呐喊奔走的诗行。
我想,每一个站在窗前的人,会不会有过缘自内心的发问,城市的窗与窗之间,是不是隔开了一些什么?是不是永远只有相望的缘分?也许,窗户通向的和隔开的,都只是尘世之中一些亘古就有的虚无?
其实,无论何时何地,就算世界上所有的窗户都关上了,我们依然可以随时打开另一扇窗户,那是我们永远的生机勃勃的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