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1
盛夏,进入金龙村,就登上了一座高大苍翠的山峰,同时也身在一处陡峭的悬崖。
与村庄地势相比,四周群山略显低矮。与之临近的山峰皆有其名,戈勒、南平峰、苟麻告、九牛坡等,各山形神兼备、突兀奇特、逶迤嵯峨、沟壑纵横。薄如轻纱的云雾悬浮在深谷之间,好似凝固,又似在缓慢移动。村寨居高临下端坐于云端,宛如仙境,令人飘飘欲仙。
金龙村位于花垣县东南部,地处花垣、保靖、吉首三县市交界地段,辖7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近1300人,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这里苗族文化底蕴厚重,拥有苗族刺绣、蜡染、花带等民族文化,有上刀梯、踩犁铧、顶金枪等民间绝技,并多次成功举办苗族樱桃会、苗族赶秋节等大型民族文化活动,先后获评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五届全国文明村、湖南省重点旅游村等。
村子建在悬崖之上,一条大峡谷由南向东紧贴着村子,绵延10余公里之远。两岸崖壁有的犹如刀削,有的凹凸有致,零星生长着些许杂木。流泉飞瀑从崖缝倾泻而下,到谷底已化成毛毛细雨。悬崖顶端则林木葱郁,长满奇花异草,与崖壁形成鲜明对比。
2
金龙村之名何以得来?为何要选址如此高远偏僻之处?
一说与“蚩尤传说”有关。相传上古时期,蚩尤兵败于炎黄二帝,族人携蚩尤头颅一路避难于此,见这里雄奇壮美,决定将蚩尤头颅埋葬此地。当晚有族人梦见一条五爪金龙在此盘旋,族人便认为此处乃一块风水宝地。于是,这支苗族部落便建寨于此,繁衍生息,金龙村由此得名。
二说是苗族自古以来就有信奉靠山则安、依山则稳、临水而居、傍水而美的“重山”理念,金龙苗寨的选址也就延续了这一山环水绕的布局。
这里的民居从山腰以上开始修建,层层向上推进,直至山顶。房子多为青瓦木质结构,穿斗式的苗族“吞口屋”居多,木壁板反复用桐油涂抹过,黑里泛红,不仅干燥舒适,还可防风雨侵蚀。
近年来,金龙村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支持下,积极开展“美丽金龙、魅力金龙、神秘金龙”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已拆除废弃的烤烟房、空心房28栋,整改乱搭乱建35处,新建花坛500余平方米,提质改造乡村基础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变化太大了,以前是坑坑洼洼的山路,根本没有外人来旅游。现在好了,每天都有人开车到我们这里来参观。”60多岁的村民龙大哥说到村子的变化,不停地点赞。
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如今的金龙村已种植茶叶1500亩、烟叶300亩、泡桐278亩、山银花140亩和灵芝基地60亩。
“金龙村将依托现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进一步科学开发利用奇山奇石和传统苗寨景观,开展好‘过苗年’‘樱桃节’等民俗活动,传承和发扬苗族刺绣、蜡染、花带等非遗项目,并将之与村级集体经济相结合,走一条适宜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村支书龙金辉介绍,近两年来,金龙村累计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仅今年5月举办的第十一届苗族樱桃会,现场观众就超过3万人次,直接带动村里各类消费45万余元。
3
在金龙村,一年四季皆可游。春时,漫山樱花竞相开放,随风起舞;夏季,山林叠翠,溪瀑清幽;秋天,可与苗族同胞一起过“赶秋”节;冬日,赏雪景,欣赏苗家过苗年盛况,一切都是美的享受。
这里的自然景观特别多,每一处都有神奇的故事,每一处都令人向往。
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崖壁栈道之上,翠竹幽林,曲径通幽。就在你欣赏着对岸的美景时,一块巨石已经横卧于你身旁。该石呈长方形,从中间垂直破开,断痕光滑利索,如刀砍斧劈一般。据传这块石头自古横亘于此,蚩尤族人路过这里时,嫌其阻路,便以剑斩之,该石由此得名“试剑石”。
雷公洞,又称蚩母洞,因雨天水声轰鸣如雷而得名。位于金龙村凤凰台的悬崖峭壁之上,距离地面300余米,常年流水不断,其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洞穴奇景。水流从崖壁的洞穴口倾泻而下,形成飞瀑,甚是壮观。驻足其左侧台地,水声如雷,你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悬崖栈道一路蜿蜒前行,沿途的“凤凰台”“孔雀石”“蚩尤观天”“拔秋侍夫”“神龟护玺”“黄金万卷书”等景观无不令人停下脚步,细细感受良久。
当然,万一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玩累了,那就随意择一家农家乐,好好享受一顿地地道道的苗家美食。然后,与村民一道坐在院子里,在满天繁星的天空下聊聊家常,聊聊美丽乡村的人与事、过往与将来,如此闲情逸致的场景,一定会觉得真不枉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