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8月02日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明潇 实习生 曾 粤 曾 欣

盛夏时节,刚下过雨的吉首市矮寨镇金叶村烟雾缭绕,走过弯弯曲曲的村道,记者一行跟随矮寨镇民族完小校长徐龙和老师石贤来到特殊学生杨小花(化名)家里。

杨小花今年12岁,由于智力残障,无法正常在学校接受教育。从适龄开始,矮寨镇民族完小便组织老师对杨小花进行一对一送教服务,老师的到来,成为小花单调生活中最开心的事情。

“小花,老师今天给你带了新的水彩笔和画纸!”石贤温柔地对杨小花说道。

“给你们看看我最近画的画!”说罢,小花便把数十张画一一递到老师手中,引以为傲的小表情很是可爱。

虽然智力有损,但小花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在小花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像极了科幻动画片里的主角。

杨小花迫不及待地打开石老师带来的新水彩笔和画纸,现场开始画画。八只脚的七星瓢虫、七彩大公鸡、会飞的龙船,不一会儿,内容丰富的绘画作品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互动时,石贤总会耐心地为她解答各种问题,一句句赞美和鼓励,让小花开怀大笑。

近年来,针对类似于小花这样的特殊孩子,吉首市教体局锻造了一支有温度、有方法的送教服务队。保证学生在教育公平的路上都不掉队。

“一对一送教上门”活动真正诠释了“因材施教”,更加有效地为贫困地区的残疾孩子传授学科知识,在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为家庭带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为湘西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了庞大力量。

“一对一送教上门”温暖了特殊孩子们的心灵,而“七彩假期”更让留守孩子们感受到了特别的爱。

正值暑期,吉首市教体局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的爱心培训机构——弦子舞蹈为强虎村30名困难学生上了一堂难忘的舞蹈课。

“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弦子舞蹈社的小朋友主动牵起强虎村孩子们的手,跳起了傣族舞。

“这个小男生跳得真好!”“这个小女孩学得真快!”老师的夸赞也让强虎村的孩子们绽放了开心的笑颜。

表演结束后,弦子舞蹈的负责人滕弦表示可以为强虎村有学习舞蹈意愿的孩子免费提供教学,同时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也为孩子们赠送爱心书包及文具用品。

每逢寒暑假,助学支教志愿队都会组织开展“关爱孩童成长 筑梦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会前往各个村落为留守儿童提供文娱活动和慰问品,用实际行动点亮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实践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教师志愿服务队伍中,有很多优秀的老师脱颖而出,他们把热情与爱心都投入到奉献中来。

自2007年担任小学教师至今,今年39岁的吴沂霖在教育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情感。

她并没有满足于在教室里传道授业解惑,而是选择将关怀和爱心延伸到社会服务领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文明新风润湘西”。

从2021年开始,吴沂霖主动参与了“春运暖冬”行动,还积极参加了“微心愿”“河小青”等多个志愿服务活动。

作为吉首市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还经常组织班上的学生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温暖老人们的心灵。

在吴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后,不仅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减少了对游戏的依赖,还变得更加听话和懂事,团结互助也成为班级中新的风尚。

“作为一名教师,我只是想身体力行地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培养奉献精神。”吴沂霖说。

像吴沂霖这样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的还有许多。江溶丽等20余人荣获省级优秀志愿者,彭艳等200余人荣获州级优秀志愿者,638名志愿者在抗疫志愿服务中受到市级表彰,他们用温暖和关爱点亮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带着爱心和责任,湘西掀起了一股浓厚的文明氛围,无数从事教体行业的人员以实际行动播撒爱的种子,绽放希望之花,让文明新风在湘西继续吹拂。

--> 2023-08-02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7282.html 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