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8月18日

浴血奋战写忠诚

—— 记抗美援朝老兵张泽贵

张泽贵近照

抗美援朝时期的张泽贵

张泽贵获得的部分奖章和证书

文/图 唐 庆

仲夏时节,永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一行来到张泽贵家里,看望慰问这位抗美援朝退伍军人。 96岁高龄的张泽贵, 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

1927年8月,张泽贵出生在永顺县首车镇中坝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他9岁时父母双亡,靠哥哥和叔叔带大, 1950年4月与弟弟一起 参加解放军。

1951年2月(农历正月初一),张泽贵从永顺出发前往长沙,又从长沙乘火车到达东北安东市。从3月15日开始,经过14天的急行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在朝期间,张泽贵隶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47军141师侦察连,担任副排长,与“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一级爱民模范”罗盛教同在一个连,后来又到141师警卫营、后勤处、工兵营和炮兵营当电话员。

“到了朝鲜的南阳里东西海线岸,为防止美军海上登陆,我们部队负责抢修飞机场。”张泽贵介绍,根据上级的指示,1951年4月24日, 141师广大指战员按照任务分区,顺利进入到各自的任务点后,立即开展抢修机场的施工。当时,敌机狂轰滥炸,全体指战员在条件极差、环境极为艰苦和随时会出现伤亡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突击抢修,经过40多个日日夜夜艰苦奋战,终于在当年6月初完成了机场修建任务。

1951年9月至10月,张泽贵参加了秋季攻势、天德山阻击战、夜月山战斗,与美国的王牌师3师和7师展开了激烈战斗 。张泽贵说,最难忘的是天德山阻击战。1951年10月11日,张泽贵所在部队在湖压里、关达寨执行侦察任务时,从舍隆北上消灭了美3师第7旅一个加强排(60多人)。在漆黑的夜晚, 张泽贵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向前, 他的大腿不幸被重机枪打伤,但仍然坚持战斗,最终消灭了敌人,缴获长短枪支52支、步探机电台2台,全班集体荣立二等功一次。由于他本人在战斗中表现非常勇敢,负伤后不下火线,坚决消灭敌人,功绩突出,获得了二等功。

1951年11月,志愿军从湖压里、彭得洞、梨木洞撤回,在隆面里休整。1952年8月,张泽贵伤好后重返前线。1953年3月23日,张泽贵所在部队开始进攻老头山。白天,为了防止敌机的轰炸,部队躲在山洞里和作战坑道里;晚上,部队则派出侦察人员对敌情进行侦查,并负责部队的通信设施保障工作。晚上行动时,碰到美军就进行对抗射击,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和美国鬼子拼,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部队消灭了大约一个师的敌人。在3月27日的一次战斗中,张泽贵负责架通指挥部与前线阵地的电话线。当时,天气恶劣,他冒着前方阵地的猛烈炮火,冲在前面查线检修。这时,一颗炸弹落在身边,炸了很大一个坑,他头部中弹,身负重伤,昏迷不醒,之后就被送至东北军区医院治疗。现在,他的头部、颈部还存有炸弹的碎片。

采访中,张泽贵指着当时部队寄给家里的烈士证明书,说:“当时,部队以为我牺牲了。”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康复后,张泽贵于1953年10月从医院又回到了连队,战友都围过来说:“这半年多来你没回来,部队都认为你光荣牺牲了。”由于他 冒着敌人的炮火和生命危险检修查线路,表现英勇积极,在战斗中头部中弹,1953年10月10日,张泽贵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张泽贵先后参加了5大战役,立功3次(其中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5次负伤。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他一直在朝鲜养伤。1954年10月,他从朝鲜撤回祖国,到广西桂林修建营房。1955年8月,从141师调到广东炮校学习,后来又调到湖北军区预备8师担任班长、副排长,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修建的保卫工作。1956年12月,因为身体受伤,他到湖北宜昌干部疗养院进行疗养。1957年10月,疗养康复后,从湖北军区复员团健康连转业安置到永顺县招待所。1958年9月,调到万坪煤矿,后又先后到大庸县(张家界)、桑植县、龙山县、永顺县工作。退休后,他和妻子居住在永顺县塔卧镇塔卧社区。

如今,96岁的张泽贵儿孙满堂,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他还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和学校的邀请,宣讲抗美援朝故事。 张泽贵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身边有子女的照顾,我生活得很好。我常常想起抗美援朝时的炮火硝烟,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们,是他们用自己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衷心的祝愿世界永远和平,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 2023-08-18 —— 记抗美援朝老兵张泽贵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7931.html 1 浴血奋战写忠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