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3年08月25日

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

—— 保靖县人才工作纪实

梁 朔 向 伟 何力立

初秋的早晨,保靖县比耳镇比耳村柑橘示范基地雾气氤氲,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杨水芝团队的到来,让这里热闹了起来。产业大户们听闻保靖的“老熟人”又带来新技术,纷纷赶到“田间课堂”,学习杨老师在全省率先推广的柑橘“增糖降酸”高品质栽培技术。

近年来,保靖县多渠道抓人才引进、多维度推人才培育、多领域打造人才平台、多举措优化人才生态,一幅以科技之智、人才之力助推保靖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徐徐铺开。

升级最硬“政策包”

为了抓住“第一资源”,保靖县将引才阵地从酉水河畔前移到湘江两岸。县委主要负责人多次挂帅“出征”前往湖南大学等高校引才宣讲,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前来咨询。

“既惊喜又意外,今年引才力度又加大了,家乡满满的诚意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田秦霞,放弃留在北京工作的想法。近年来,保靖制定“可根据专业特长匹配工作单位”等35项引才政策,“刚性”引进“双一流”大学高层次人才23名。

“未来,保靖既是茶品质的标签、湖南旅游的标签,也是文化的名片。”在保靖首届旅发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对保靖黄金茶发展信心满满。从“藏在深山无人识”,到“挑担茶叶上北京”,保靖黄金茶产业质的飞跃,离不开“柔性引才”的支撑。

保靖县抢抓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契机,以发展所需精准“柔性引才”,由刘仲华、柏连阳、单杨3名院士领衔的“保靖黄金茶产业研究院”,刘来华教授牵头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应时而生。保靖黄金茶1号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重点推广良种。

走进吕洞山镇青年创客之家,货架上的土特产琳琅满目。“欢迎直播间的家人们,我为大家带来了家乡的腊肉”,伴随“吕洞山小帅”龙爱的精彩讲解,订单一路飙升。怀着对大山的情感和家乡发展前景的信心,龙爱辞去教师工作,回到夯吉村,打造“吕洞山优选”品牌,如今仅线上交易额就超过了200万元。

持续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建立情感、政策、资金“三位一体”引才回流机制,对接知名湘商、返乡创业者1000余名,引来23名湘商回县投资考察,总投资20.33亿元。

把科技转化为发展成果,当前,该县围绕6条优势产业链,引进42项新技术,实现产值24.3亿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3项,保靖县“两茶一果”总面积增长至45万余亩,10万余人因茶受益。

释放最大“活力源”

6月17日,湖南航天医院·保靖县中医院医联体暨“段继新名医工作室”授牌仪式在保靖县举行,为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保靖加强名师名医工作室和人才基地建设,组建20个名师名医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首席名师、名医选定5名核心成员,每年帮带超过400名基层教师、医生成长为行业骨干、精英。

导师帮带这把星火,助推育才的燎原之势。明确县委常委当导师对23名高层次人才进行跟踪培养,成立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5个高层次人才调研小组,到发达地区“取经”,加速人才破茧蝶变。

“面要宽、筷子粗、长十留七”在林茵茶园里,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健权的保靖味长沙话充满“魔力”。从技术标准到产业规划,从市场前景到品牌打造,李健权一一耐心解答,生怕大家听不懂。

将专家工作站建在产业链上,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专家工作站就流动到哪里”的思路,在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建立“流动专家工作站”10个,开展“院士专家讲坛”“田间课堂”等24期,通过“以才育才”培育土专家、田秀才2万余人。

从2008年,被组织选派到保靖县担任科技特派员,到2021年担任保靖科技副县长,保靖黄金茶的清香中镌刻着刘文武15年的故事。他同79名省、州、县科技特派员组建了5个专家服务团,将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助力农民增收致富。记录科技特派团一线服务的宣传片《把论文写在保靖大地上》,被省科技厅推荐到科技部。

从305名农村实用人才、87名青年返乡创业企业家、105名乡贤人才中培养一批“领头羊”,创办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现人才与创业的“双向奔赴”。保靖县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营造最优“生态圈”

新春之际,片片雪花纷纷扬扬。凌晨一点,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一行赶往长沙赴“院士之约”。在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省农科院里,以“程门立雪”之态,只为送上新春第一声祝福,求教科技助力发展之道。

保靖县坚持把“强服务、优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来抓,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用真心暖心服务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

拴心留才的好生态更需要待遇上的“硬保障”。设置5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建设人才公寓64套,解决78名人才机构编制、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等难题,打造了“上管老、下管小”的人才服务体系,尊才爱才、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在酉水大地蔚然成风。

创业致富带头人田果养殖了8000头生猪,是毛沟镇鱼车村出了名的“猪倌”。2019年,他放弃年薪十多万元的“体面工作”回乡创办以洵生猪合作社,如今年产值突破3000多万元,带动200余名群众就业。

加大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保靖事业留人的诚意之举,推荐田果等600余名乡土人才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提升了人才认同感和荣誉感。

人才沃土,近悦远来。保靖建立7个以院士领衔的高端平台,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等11名高端人才,省级科技特派员9名,培养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乡村医生等513名,高素质农民1393名、乡村创客300名,培育乡村工匠、保靖黄金茶制茶师、非遗传承人3000余名。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当前保靖重才引才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随着一个个人才政策落地生效,一项项人才培养引进机制陆续建立,一批批各类人才不断汇聚成长,必将为保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2023-08-25 —— 保靖县人才工作纪实 1 1 团结报 content_118392.html 1 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