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龙文玉 刘 旭 通讯员 伍海疆
“仅这一枝杈就结了28个果子,4个果子1斤多,每斤市场价15元。”8月21日,午后天气灼热,鑫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龙生江顾不了擦揩脸上的汗水,在猕猴桃基地里,一口气扯掉一枝杈上的套果纸袋,逐个数数并“综合计算”,得出结论:“这还划算。”
鑫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位于凤凰县千工坪镇新坪村一组,距凤凰古城10公里,距高铁站8公里,交通便利。基地地名叫七家垅,可谓一方“宝地”:属于坡地栽培,土地肥沃,周边5公里范围内无其他猕猴桃种植,此处常年吹东南风,可形成一道防虫防病的天然屏障。
看准了选址,就要果断落子,方能赢棋。为经营好这块“宝地”,以龙生江为技术负责人的创新型乡土人才,于2019年投入60多万元,流转土地100亩,完成整地、保种、拉地埋电线等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后,全部种植“米良一号”猕猴桃。
然而,初挂果之年收3万多斤果子,只卖得1万多元,入不敷出。父亲更对龙生江当初的创业转向并不理解。
鉴此行情,他决定走提升品质、技术赋能之路。先后分两批次对当初种植的“米良一号”猕猴桃全部实行高位嫁接,改为优质高端的“金红一号”红心猕猴桃。
今秋,2021年所嫁接的猕猴桃首次挂果。
沿缓坡而上,穿过一块去年完成嫁接、现套种花生的猕猴桃地块,便到了采摘现场。果树架下,杂草足有1米多高,在地里自然生长。逐个扯掉果子上的套袋,但见一颗颗的猕猴桃个挨个挂在枝头上,煞是诱人。
酌热的天气里,果树架下采摘,倒生凉意。不到2分钟,一个10斤装、印有鲜明标识的包装袋就装满了鲜果。采摘间,龙生江俨然一副“老道深相”:技术、投入与产出兼得。他抚摸着这一串串果实毫不隐瞒:“一株猕猴桃树只留2至3个有效枝条,才能确保初次挂果的品质。”
龙生江介绍,今年基地挂果足有1万多斤,明年挂果将达到4万多斤。现通过电商销售、朋友圈相传,果子天天售出,收益渐显。对此,家中老父亲也不见了脸上的愁云。
这“金红一号”,有品相:鲜艳的黄绿果实,像一颗颗玛瑙嵌在绿叶丛中。有口感:清香扑鼻,鲜嫩可口。
然而,它更有来路:是从新西兰引进的专利,富含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及17种氨基酸、维生素,耐储存,为当下全球最好吃的水果品种之一。基地已成为州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县计生协计划生育服务乡村振兴项目“红心猕猴桃基地”。8月15日开园当天,州县老科协、科协、农业农村局、计生协及凤凰县委的领导来此参观,热议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力量。
龙生江毫不隐讳,有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就有了保障。州、县专业技术人员对禁用除草剂除草,一年4次施肥的不同要求,剪枝梳果,保鲜销售等进行全过程悉心指导,终得这般模样。依托这个基地,拓宽了新坪村12户计生家庭户的致富门路,也增加了农户的劳务收入。
鑫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划算”着走向:今年内将修建一座蓄水能力达200万方的蓄水池,铺设抗旱灌溉管网,修建一个保鲜库。借力凤凰全域旅游东风,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走农旅、果旅融合发展之路,把家庭农场办成一个“开心农场”。
热浪阵阵袭来,汗湿了衣襟。驶离基地,思绪万千:这种“划算”,真的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