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萍
一、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现辖7县、1市、1个经济开发区,115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90.2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5%。
2022年,湘西地区生产总值817.5亿元,同比增长3.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3亿元,进出口总额21.6亿元。全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1元,增长5.8%,比2012年的8631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2元,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7元,增长6.2%。
二、湘西州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
湘西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首倡地,2013年至2022年湘西州创造了精准脱贫的“湘西样本”,是湘西州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减贫人口最多、老百姓增收最快的十年,为全州人民实现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0年,湘西州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普查,实现8县市全部脱贫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了千年以来的绝对贫困。
(二)公共基础设施历史性改善。截至2022年底,湘西州通车里程13729公里。其中铁路里程37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1335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82公里。州府吉首市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城市之一,融入重庆、桂林、贵阳“4小时经济圈”,形成了以州府吉首为中心的湘西“2小时经济圈”。随着铜仁·凤凰机场投入使用,湘西机场建成通航,湘西州迈入“航空时代”。
(三)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湘西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优抚、低保等标准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就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处于低位。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全州县市二甲医院、建制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脱贫攻坚时期,湘西州享受了国家、省级各项优惠政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2016 年突破两万元大关,在 2022 年突破三万元大关,收入绝对值从2012年的15188元增长到2022年的31412元,增长1.1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突破一万元大关,实现翻番;收入绝对值从2012年的4680元增长到2022年的13097元,增长1.8倍。
(五)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湘西州地区GDP从2012年的397.5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817.5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长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631元增加到2022年20791元,增长1.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3%,年均增速快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
三、湘西州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
共同富裕要求消除两极分化,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从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显示:经济体量小、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大、增速放缓、脱贫基础不牢仍是当前湘西地区实现共同富裕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2022年湘西州生产总值817.5亿元,仅占全省生产总值48670.4亿元的1.7%,存在经济体量小,产业层次低,发展质量不高,市场主体仍存在较多困难,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仍不牢固。
(二)城乡发展差距矛盾凸显。2012年到2022年期间,全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从3.25缩小至2.40,差距绝对值从10508元扩大至18315元。全州农村居民享受了脱贫攻坚政策红利,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但差距绝对值持续扩大,城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2022年,湘西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1元,收入总量仅为湖南省34036元的61.1%,为长沙市58850元的3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12元,收入总量仅为湖南省47301元的66.4%,为长沙市65190元的4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97元,收入总量仅为湖南省19546元的67%,为长沙市40678元的32.2%;三类收入总量均为全省最低值。
(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趋缓。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随着相关资金投入和政策的减少,湘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从2020年的11.9%下降至2022年的6.2%,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低于湖南省和省脱贫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相关政策红利对居民收入的带动力逐渐减少。
四、湘西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建议
促进脱贫地区城乡居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要以收入稳增长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政策引导为支撑,千方百计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发挥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政策调控作用,拓展城乡居民增收空间,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把握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1.抢抓政策机遇,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为湘西脱贫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多重叠加的政策支撑,要紧抓这一历史机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力争把湘西州建设成为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2.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健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1.夯实制造业基础,增强发展底气。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特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夯实工业发展根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制造业发展带动全州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创新特色农业,推进规模化经营。延伸特色产业链条,融合资金政策支持,大力发展茶叶、百合、猕猴桃等农业特色产业,探索多种农业发展适度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1.稳定扩大就业,提高居民就业质量。加强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协调,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推动零工经济、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和基本生活保障。
2.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拓宽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社会保障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