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01月07日

深情守望

——《守望湘西》后记

张治东

武陵腹地,湖湘之西,有一片神秘的土地。论经济,她显得落后;论交通,她相对闭塞。然论文明史,她却可上溯至七千年前的高庙文化期;论地质成因,她更可追根至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今天的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就是她远古的遗珍。

今天的湘西,有崇山峻岭、飞瀑流泉、峡谷清溪,有沟壑纵横、溶洞交错、香花漫野……随着时代的发展,她也有穿越山河的高铁、通达四方的现代机场,也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的湘西!

徜徉于世界地质公园之中,山如龙舞,岭似凤飞,山山岭岭皆如有生命的活物,它们巧妙布局,孕育万物,护佑一方,于是有了无数志士仁人的侠骨柔情、家国情怀,有了一方山水一方人,见证了物华天宝、地灵人杰。

抚摸时代发展的脉搏,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烙印,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交响。面对眼前的风景,欣然赏之,那仿佛就是历史车轮前行的串串辙迹,不觉慨然:不论优劣,无关褒贬,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没有历史的传承,何来今天的赓续?

叩问历史长河里的人事,有自私自利者,也有无私奉献者;有作恶多端仗势欺人者,也有行善积德助人为乐者;有一朝得势便狂妄自大者,也有身居显位却低调亲和者;有兄弟反目骨肉相残者,也有异姓如兄义结金兰者……他们或近或远,大都会成为自己的因果,其间玄妙,无从破译。事实证明:唯有弃恶扬善,方可地久天长。

我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于吉首美丽的司马河畔,五岁开始煮饭,八岁才得发蒙。在那个父母都忙于生产队工分的年代,孩子们基本处于放野状态,也因此自理自强。我三次坠于大树,三次险些殁于水,或因本人遇事沉着冷静或因巧遇恩人搭救,方才大难不死。儿时,我的家庭虽然贫穷但却和谐,尤其是祖母与母亲之间那种无微不至的相互关爱,令我至今感动不已!

流域面积260多平方公里的司马河,文化悠久而深厚,长辈大多擅长讲故事,妇孺皆可唱山歌,能工巧匠者层出不穷,吟诗作对者遍及村寨,更有那堪舆者,能赋予山水以形貌、以生命。我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长大,感觉有汲取不尽的营养。这激发了我拼搏向上的热情,产生了对家乡山水、历史文化、文臣武将的向往。我是一个幸运者,读书后,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得到优秀教师的热情关怀和精心培养。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我对文史写作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的工作经历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至2011年;2011年至今。前一个阶段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我坚持语文教师不但要能讲,更要能写的理念,认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个阶段活动范围主要在吉首境内。2011年,因组织需要,调至吉首市政协从事文史工作,因此走得更远,见得更广,足迹遍及吉首的1000多个自然村寨和大湘西的100余个名山胜地,深入土家苗寨,开展乡土历史文化调查。

近的不说,远的如保靖吕洞山、白云山、酉水河;古丈葛藤寨、李家寨、高峰;泸溪天硚山、浦市古镇、小章;永顺老司城、王村、万坪;花垣犀牛洞、龙潭古镇、排碧;吉首麻阳泸溪交界的巴斗山;龙山洛塔、八面山、里耶古镇;凤凰古城、山江、腊尔山;桑植天子山及贺龙元帅的故乡洪家关;张家界永定区金台山、大坪;慈利溪口古镇;麻阳羊牯垴、白泥田;怀化会同粟裕大将的故乡枫木树脚村等等,深感家乡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前辈睿智、山河锦绣!“静气凝神析奥理,陶情遣兴赏名山”是我的自励联,我用自己的拙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客观地记录下来,或以诗歌的形式表现(另编专辑),或以散文的形式承载,以此守望感恩回报我的家乡,我的湘西。

于是,我把自己近年创作的数十篇短文(多数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分成“时代颂歌”“乡情依依”“源头活水”“奇闻轶事”“世象管见”共五个篇章选编成书,既作为个人行走于湘西这片可爱而神秘的土地上所见所闻所感的一份文字记载,也是以资读者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若兼有所悦所悟所获,使读者与我成为心灵契友,实乃万幸也!最后,特借习作《登天硚山抒怀》一诗作结:

邀朋结伴访仙山,

久仰天硚今梦圆。

登上高峰寻妙趣,

极眸远界赏云天。

初心不改乘风志,

皓首扬鞭耕砚田。

无悔人生何所惧,

精神留与子孙传!

二零二三年重阳于吉首

--> 2024-01-07 ——《守望湘西》后记 1 1 团结报 content_126712.html 1 深情守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