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石 琦 通讯员 向 敏
1月2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在吉首市峒河街道办事处五里牌社区,吉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玉坤正在现场与市人大代表吴有丽、吴波交谈,逐一核对《关于3路公交车延伸500米至五里牌廉租房的建议》《关于把1路和3路公交车前移五里牌片区的建议》办结后情况,并记录当地居民的反馈意见。
这是吉首市人大常委会抓实代表建议、主动回应民声的一个镜头。
诸如此类的场景还有很多,自吉首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2021年10月履职以来,202名人大代表始终牢记肩上使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市委相关要求,以高质量代表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听民声、聚民意,让“民生”跟着“民声”走,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
代表发声献良策,推动“民生愿景”向“幸福实景”转变
近年来,吉首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州府城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常委会+专门委员会+N(N为常委会常委、代表)”方式,多次组织开展“代表发声”专题视察活动。
在2023年11月24日开展的“代表发声”专题视察活动中,来自全市100余名省、州、市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和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大家边走边看,不时为吉首市发展出“金点子”、提“小妙招”。
“三岔坪村附近就是跃进水库和八月湖,却出现用水短缺现象……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票决通过了三岔坪供水工程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保障了村民生活用水质量和供水安全,完全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现在,栗溪村通过发展金弹子产业种植,网络平台直播销售,近几年栗溪村金弹子产业销售额达1500余万元,特别是线上销售额达950余万元左右,实现了在家就业创业!”
为群众发声的代表视察活动,就像一道光照进了群众的心坎上,推动了民生实事加快落地,也成为吉首市代表工作的一张品牌。
“视察活动既是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的一次再推进,也是对高质量兑现人民群众承诺的一次再检验,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情况和反馈评价,让‘民心工程’更加贴近民意、符合民需、惠及民生。”吉首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代表建议促发展,推动“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没想到我们的建议能得到这么大力度的支持,非常满意!”市人大代表向甫州在代表建议办理回访时说。
时光拉回到2021年10月吉首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向甫州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协调开通吉首城区、矮寨、吕洞山、己略乡环线城乡公交车的建议》,此建议迅速得到吉首市人民政府积极办理:已经同保靖县政府及交通部门沟通协调达成一致,下一步将把12路公交专线与25路公交专线整合合并运营,成为12路城乡旅游专线,开通吉首城区、矮寨、吕洞山(夯沙)、己略乡环线城乡公交。
据悉,2021年3月,吉首市成功开通了吉首火车站至坪年村(小河片区)的12路公交专线,重点解决老百姓“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12路公交专线随后被湘西州、吉首市评为“为民办实事”示范点。2022年8月,又整合了公交12路和25路专线,开通吉首城区、矮寨、吕洞山、己略乡环线城乡公交(即12路公交旅游专线),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出行问题,更是为洽比河片区、吕洞山的文旅发展、农产品经营带来了更多活力。
为增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吉首市还创新举措,出台政策,对建议办理的见面率、满意率、办复率、办理质量和督办等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22年3月,首次以市委名义牵头组织召开代表建议办理交办会。
2022年9月,出台了《吉首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承办代表建议情况实施全过程考核。
2022年9月,修订了《吉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议办法》,并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公开民主测评和最终评定结果。
“开展对28个部门建议办理进行工作评议,是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一项创新。3个多小时的‘年度大考’务实高效,这样评出的结果让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压力、也增强了工作动力。”2023年11月29日,吉首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对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代表建议办理的承办单位进行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该市教体局负责人在会后感言。
目前,该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136件代表建议,已办结或基本办结(A类)102件。
代表票决汇民意,推动“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吉首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台并进一步完善《吉首市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形成以“征集民意—项目票决—过程监督—效果票评”为主线的工作闭环,实现市、乡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全覆盖。
2023年2月15日,吉首市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全体代表差额投票,确定“乡村亮化工程、学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项目”等12个项目作为2023年度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涵盖公路、水库、路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
近一年来,吉首市将落实民生实事代表票决项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现在好多了!榔木村供水改造项目彻底告别了以前蓄水不足、品质不高、供应不足的局面。”吉首市马颈坳镇人大主席彭帅手捧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由衷地感慨,“目前,榔木村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5万米,新装一体化加压泵站1座,惠及居民群众237户1057人,让榔木村四个村民小组吃上了‘放心水’”。
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一个个民生目标的实现,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而且让吉首这座城市增添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