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01月08日

凤凰唐家桥村

业兴村美人安乐

一湾清澈的湖水平躺在村子中心,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绿树和周围民居,一切自然和谐,美不胜收,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

小朋友们在“月亮上”荡秋千,童声清脆,仿佛在飞翔。

登上如此精美的观景台上,游目四野自然风光,感受一份心灵的宁静和放松。

进入火车餐厅,享受一道道农家美食,让你的味蕾畅游全国。

闲暇之时,唐家桥村周边的村民就会相聚于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在阳光下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研学实践基地,感受农耕文明和现代科技的自然融合。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苍翠的青山中,凤凰县落潮井镇唐家桥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魅力四射。

阡陌纵横间,一栋栋精美的楼宇分布于清澈的唐桥水库四周。宽敞干净的村间道、通俗且精致的文化墙、道路两旁的花卉台和景观树、农家庭院花草盆景相映成趣……目及之处,尽显一个美丽乡村的秀美与朝气。

唐家桥村位于凤凰县西南部,与贵州省松桃县交界,毗邻铜仁凤凰机场,308省道穿境而过。全村辖6个自然寨7个村民小组1500余人。村内有休闲农业产业园“花田溪”,园区面积约2000亩,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休闲农业庄园、湖南省农业科技服务基地等多项荣誉。

近年来,唐家桥村以“花田溪”项目建设发展为依托,积极探索“庭院经济+人居环境提升”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等空闲场地,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激发农村经济“新活力”,探索促农增收“新引擎”,让民居周围的“方寸地”“巴掌地”成为助力家庭增收的“聚宝盆”。

美丽环境也是生产力

美丽环境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生产力,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唐家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引导村民更新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让乡村风貌焕然一新。

“我们村制定了‘有大门、有院墙、有通道、有厕所,房前有硬化、有果树、有菜地、有养殖,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储物区分离’的‘八有四区’庭院建设标准。”唐家桥村村支部副支书吴珍莲介绍,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该村将6个自然寨进行统一规划、优化提升。目前,全村修改院落小门30座,修葺院墙近200米,修整菜地60余亩,小改扩建养殖圈舍80多处。

在垃圾治理方面,该村推行村组干部、党员带头做表率,主动做好自家庭院清理整治,从而带动邻里群众自觉行动,及时清除房前屋后的垃圾,做好日常保洁,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全村配置6名保洁员,加大村内道路、沟渠及广场等公共地带的清扫保洁力度,以户为单位开展整治物料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倒、乱牵乱挂等不文明现象,引导村民规范摆放房前屋后的农具、柴草等生产生活用品,提高村庄环境秩序化水平。

“现在村里环境大变样了,有了自来水,出门就是水泥路,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环境好了,生活也好了,你看我现在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了。”获评最美农家的77岁的村民杨阿婆正在院里利索地操作着洗衣机,一脸幸福的样子。

发展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何谓“庭院经济”?就是以“小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单元,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把小小庭院打造成菜园子、果园子、养殖场,用多种经营模式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庭院不仅有“看头”,更有“赚头”。

做好“闲散土地”文章,助力庭院经济活力十足。近年来,唐家桥村借助“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引导村民发展种、养庭院经济,生产的土鸡、土鸭等产品由产业园统一收购,村民不愁销路,牲畜粪便用来当作肥料种花种菜。产业园为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解决了后顾之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科学循环发展。

为确保庭院经济示范点工作有效开展,唐家桥村成立了以驻村第一书记为组长、村支书为副组长、村主任以及主抓业务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共同抓好庭院经济建设工作的统筹、分类、指导和规划设计的落实。

结合目前市场需求和村民意愿,本着“处处优美、户户增收、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以高效开发利用农村房前屋后、庭院资源为主线,该村对门前屋后空地、荒地等闲置土地进行清理,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已盘活群众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近100亩,种植蔬菜50亩、玉米30亩,利用房前屋后林地和空闲地养殖鸡鸭鹅5000余只。

围绕“畜禽养殖、果蔬种植”两种主要庭院经济业态,该村探索“小种植、小果木、小养殖、小加工、小餐饮”的“五小”庭院经济,发展了以种植黄瓜、豆角等为主的小种植户20余户,以饲养土鸡、土鸭、生猪等为主的小养殖户90户。通过“五小”庭院经济模式,真正拓宽了庭院业态,持续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该村还着力做好相应技术指导和服务。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成员时常到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庭院经济发展情况,对群众遇到的技术问题,邀请县、镇农技员和“土专家”来为村民传授种、养技能,解决技术难题。

“村民龙昌勤不仅庭院经济小菜园建设得好,他还把家门口曾经闲置的水塘用了起来,养了2000多尾稻花鱼,估计今年就稻花鱼这一项收入不低于4万元。”吴珍莲说。随她来到最美农家龙昌勤家,虽然没有碰到龙昌勤,但从其家中干净整洁的院子和菜园里长势正好的蔬菜来分析判断,龙昌勤应该是一位非常勤劳的人。

迎着冬日的暖阳,穿行在唐家桥村,随处可见的花卉园、蔬菜园、小果园,恰如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小小画卷,点缀着唐家桥村的美丽与活力。

农旅结合描摹美好未来

发展乡村休闲业,有助于挖掘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唐家桥村依山傍水,民居围绕唐桥水库而建,清澈的湖水,造就唐家桥如画的秀丽景色。

该村历史悠久,村名起源于明末清初。村寨地处凤凰南长城中段关口“梨树关”地段,位于凤凰与铜仁之间的重要通道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过往行人、客商提供食宿。

据说当年路过或寄宿的挑夫、马帮每天达百余人在此食宿,整夜灯火通明,让该村成为一个小小的边陲闹市。当时有一位富有的唐姓商贾,在梨树关建客栈、开商铺。为了过往行人方便过渡柳河,他还出资修了一座三墩两孔的石桥,“唐家桥”因此得名。

到了唐家桥村,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是必须去看一看、玩一玩的。

走进产业园,也就走进了花的世界。鸡冠花、马鞭草、玫瑰、芦苇、波斯菊、百日菊、山茶花、荞麦花等花园区次第展现在眼前,真乃名副其实的“花田溪”。

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由五彩花田区、露营区、滨水烧烤区、休闲农业科普体验区、山野林趣游乐区和萌宠区组成。园区以“花田、农旅、科普、观光”为主题,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田园文化为依托,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业体验、科普教育、研学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田园旅游景区。

“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不仅讲好花的故事,更要做好田的文章,以田为根本种植苦荞等特色杂粮,大力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增收。”吴珍莲介绍。

自2022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以来,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开展了民俗表演、传统烧龙等元宵节主题民俗文化活动,吸引周边省市1万余人次,承接举办了研学实践活动30次,服务研学团队1.4万余人,研学活动营业收入达270万元以上。

“这个休闲农业产业园搞得非常好,每到双休日,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带孙子来这里玩玩。”村民杨大姐坐在草地上晒太阳,看护着小孙女和几位小朋友在嘻嘻哈哈地荡秋千。

丰富的业态和完善的软、硬件旅游配置,让花田溪不仅适合爱花之人来打卡,更是老少皆宜的游乐场所。

这里山环水绕,生态宜居,如今的唐家桥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正迈开农、文、旅融合的步伐,行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成为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

--> 2024-01-08 凤凰唐家桥村 1 1 团结报 content_126736.html 1 业兴村美人安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