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以学促干作出深刻阐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学为干之基,干为学之用。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就是要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匡正干的导向,把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的重要政绩。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论述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匡正干的导向提供了基本遵循。组织部门不仅仅是做党员干部人才的工作,更肩负着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立足龙山县组织工作实际,找准服务人民的切入点,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落细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联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支部、党内帮扶常态化“双维”基金,“社区吹哨党员报到”等制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用好用活村(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三长制)这一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动态完善“片-组-邻”架构,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上传下达、反映诉求、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将党组织延伸到邻里之间,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弱项,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要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级领导,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就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以及“柴米油盐”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好组织优势,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增强干的动力,把务实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党员“要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广大党员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善作善成,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不断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强大动力。组织部门是管党治党重要职能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事业发展中发挥组织优势,全面落实好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重点围绕高质量发展选好用好干部,加强组织建设,改进绩效考核,积极破解影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机制障碍,使组织工作更加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发展,做到县委中心工作安排部署到哪里,组织工作就服务保障到哪里,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好组织优势。要依靠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引领行动,坚持党建引领把方向、党建引领兴产业、党建引领强队伍、党建引领树新风、党建引领优服务,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全面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好组织优势。要主动适应基层治理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学习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全面推行片组邻“三长制” ,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深化运用“党建引领、互助五兴”“五进小区”等基层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在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中发挥好组织优势。
凝聚干的合力,把狠抓落实作为干事创业的衡量标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注重抓落实,不认真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部署都会沦为空中楼阁”“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组织部门承担着选干部、配班子、抓基层、打基础、建队伍、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持续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深入推进“三单五制”工作法,不断扩大党组织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让严密的组织体系成为巩固党执政根基的强大优势。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围绕考人考事相结合,用好用活政治素质考察、平时考核、绩效考核、专题调研等各类干部考核评价手段;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统筹“四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持续加强优秀后备干部储备力度。要深入推进“人才强县”战略,扎实开展乡村育才聚才行动,精准对接百合、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需求,培育更多“土专家”,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充分发挥龙山、来凤两县一衣带水的区位优势,贯彻“以市州帮扶为引领、两县跨省融合为主体的人才区域协作”新模式,深入推进龙凤人才区域协作,着力实现两地人才资源优势互补,释放人才资源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