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力打造“三区两地”、建设“五个湘西,”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打好“发展六仗”,扎实开展“实体经济突破年、乡村振兴推进年、干部能力提升年”工作,着力稳增长、兴产业、抓改革、惠民生、防风险,高质量发展呈现新气象。
过去一年,重点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 (预计数、下同),增长3%,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9亿元,增长7.1%,增速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40元、14079元,分别增长5.5%、7.5%,继续跑赢经济增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834亿元、1745亿元,分别增长9.8%、11%。引进省外境内到位资金252 亿元,增长20.7%。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3%。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省定范围内。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448个省州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614.9亿元。湘西边城机场正式通航,湘西州至娄底西500千伏电力线路工程、G56 杭瑞高速南长城站等项目竣工投用。大兴寨水库建设进展顺利、获21亿元国省资金支持,桑龙高速、湘西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湘西北游客集散中心等在建项目加快建 设。酒鬼酒生态制曲产业园、晓光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铜吉铁路、黔吉铁路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凤凰历史文 化名城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改造等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
产业培育持续加力
全州新增“四上”企业135家,经营主体总量超过21万户。全年接待游客57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4亿元,分别增长25.3%、18.7%,增速居全省前列。成功承办或举办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全省夏季乡村文化旅游节、全州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凤凰县入选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吉首、凤凰、永顺上榜 2023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限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均增长30%以上。全州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3.5%,新增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中医药和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税收分别增长24.2%、88.4%,,酒鬼酒跻身世界蒸馏酒品牌百强榜,吉首市进入省级创新型县市行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零的突破。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高质量承办“十八洞”减贫与发展论坛、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到位防返贫致贫专项救助保障基金4558万元,30.2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3.5万人消除返贫风险。乡村振兴“六大行动”深入推进,落实有效衔接资金18.1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902个,6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超过20万元。粮食生产完成省定任务,湘西茶业集团挂牌成立,“两品一标”有效品牌突破200个,永顺县松柏镇、凤凰县廖家桥镇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保靖黄金茶1号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主导品种,“古丈毛尖”成功入选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成功申办2024年第33届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全州城镇化率达52.9%,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实现全覆盖,吉首市、花垣县分别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永顺县场坪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可复制经验清单,累计创建省级和美乡村70个。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全州生态环境投资增长37.6%。环境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一,国省控断面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中央交办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按期完成整改,省交办的问题和专项行动整治年度任务全面完成。花垣县“锰三角”目标任务、项目、检察建议“三张清单”完成年度任务,亚洲最大单体大脑坡铅锌矿山项目通过评审,成功摘掉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县“帽子”。泸溪县、凤凰县、永顺县风电项目启动建设。凤凰县、花垣县十八洞村分别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古丈高望界国有林场荣获全国“十佳林场”,泸溪县、古丈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凤凰县、保靖县获评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
改革开放力度更大
全州29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187个事项“一网通办”,“揭榜竞优”和“三赋”工作作为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向全省推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新机制入选“中国改革地方典型案例”,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入选中组部第六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制定发布全国首个旅拍行业团体标准。州本级闲置办公资产统筹调剂、盘活利用成效明显。优化营商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有新成效,争取落地新增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优惠政策,推动增开吉首东至长沙高铁班列16对,天然气报装环节多、中介服务收费高、城区停车难等一批典型问题得到整治,为 一批企业解决了难点堵点问题,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存量房交易“带押过户”制度全面推行,公积金实现“跨省通办”,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指标在全省大幅进位。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项目11个,AEO高级认证企业和“跨境一锁”通关实现破零,湘西高新区成功获批湖南自贸区协同联动区,花垣县十八洞村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民生福祉不断夯实
全州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61.3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7%。省定10件34项、州定15件20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7万余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23个,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490户、保障性租赁住房800套。18.9万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金及时发放到位,残疾人“两补”、低保扩围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率和人均养老金水平排 全省第一方阵。教育领域重大改革平稳有序落实,吉大师院实质性并入吉首大学取得新进展,完成31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优化提质5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工建设8所“徐特立”项目学校;为17万人次学生发放教育资助资金,营养改善计划惠及16.5万余名学生,“关爱贫困孤儿助学”项目荣获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体教融合经验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新增国家级以上金牌17枚,成功申办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州人民医院通过三甲复审初评,行政村卫生室全面开通医保报销,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降幅居全省前列,基本医疗参保率居全省第一,成功入选全省医保基金基层综合监管试点建设市州、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保靖县荣获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县。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服务团走进湘西慰问演出,《里耶秦简》在中央一台《简牍探中华》栏目热播,“魅力湘西沉浸式非遗体验游”入选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龙山县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风险防控有力有效
争取新增债券81.1亿元,增长 32.3%,州本级隐性债务实现清零,全州各县市均退出政府债务风险一类预警地区。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以内,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幅居全省第一。疫情防控平稳顺利转段。如期完成保交楼年度任务。全州各类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1.3%、13.5%,有效应对了“6·30”特大洪涝灾害;有力有效处置了吉首市“12·15”火灾事故;全州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四防四治”经验被公安部推广;我州安全生产工作获全省优秀。深入开展“利剑护蕾·雷霆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工作,电信网络诈骗得到有效治理,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积极有效,我州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泸溪县五果溜村、凤凰县竹山村、保靖县甘溪村、永顺县那丘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龙山县委政法委、花垣县十八洞村派出所分别入选全国“枫桥 式工作法”单位、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一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全面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工作部署,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四下基层”“走找想促”和“三送三解三优”活动,大兴调查研究,有力推动一批问题化解和成果转化。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州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175 件、政协提案 203 件,满意率分别为 97.6%、 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