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锋委员: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时代命题。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加大对老司城遗址的宣传推介力度,无疑是让老司城遗址在被知晓中得到诠释、在被关注中得到保护、在被分享中得到延续的有效途径。
建议:一、加大对老司城遗址价值诠释,让“冷文化”变“热文化”。要“借筒发声”通过主流媒体持续讲好老司城遗址故事,让更多人更好领略老司城独特魅力。通过在媒体推出报道、联办栏目、开设访谈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对老司城遗址进行全方位、持续性、有规模地诠释展示,擦亮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名片。二、加大对老司城遗址精品推介,让“活下来”变“火出圈”。 探索老司城遗址的活化路径,打破思维局限,跳出传统宣推模式,“活”在当下更要“火”在当下。应找准撬动N次传播的融入点和着力点,围绕老司城遗址策划推出一批高品质专题片、纪录片以及新媒体产品,通过精品传播内容精准凸显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沉睡的古迹焕发新生。三、加大对老司城遗址热点引流,让“有流量”变“有留量”。要跳出老司城宣传老司城,将宣传文化旅游融为一体。要围绕老司城周边及上下游制造和策划宣推热点,打造文旅项目,策划节庆活动,筹办实景演艺,承接团建研学,培育特色IP,从吃、住、游、购、娱、学、情上做大文章引大流量,增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体验、共情以及喜爱,推动文化高地向旅游目的地深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