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01月14日

永顺科皮村:画里山寨别样美

独具风格的标志牌给村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是一个入口标志,更是一件艺术品。

这里既是最美农家又是农家乐,离城市喧嚣远,离自然宁静近,给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感受。

位于科皮村制高点的多功能观景台,视野开阔,可以尽情欣赏周围的自然美景。

猕猴桃产业园里,花开正旺,昭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稻花鱼鲜美,捉鱼乐无边;体验自然之美,享受收获之乐。

科皮村的云海日出,就是这么壮美。

绿树、田畴、村庄,构成一幅宁静和美的乡村画卷。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通讯员 杨嘉锟 张 华

从芙蓉镇驱车出发,沿着省道313泽芙公路一路向西行,约10分钟车程就到了科皮村。

迎着冬日的暖阳行走在永顺县芙蓉镇科皮村,宽敞干净的炒砂路,错落有致的民居,栩栩如生的墙绘,干净整洁的农村小院,枝繁叶茂的古树群和景观树,还有村民那洋溢着幸福的欢声笑语……让人耳目一新,宛若行走在一幅田园美景山水画中。

科皮村地处芙蓉镇景区的延伸带,自然环境优美,土家族传统民居保存完整,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聚居村落,素有“芙蓉古镇后花园”之美誉。

近年来,科皮村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紧扣建设美丽湘西工作主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一幅“党建强、产业兴、村庄美”的“富村山居图”正徐徐铺展开来。

党建引领,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2018年至2021年,科皮村在湘投集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找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发挥组织优势,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走在科皮村朵枯组宽敞的柏油路上,村支部书记王发讲起朵枯组通组路的故事。“朵枯”在土家语中指山包包多的地方,也是交通非常闭塞的意思。

“当年我们村修朵枯组通组路时,许多老百姓不理解,修路一度成为村民讨价还价的资本。后来通过驻村工作队给全村党员上了两堂党课,发动党员带头,引导村民行动。”王发说,“这两堂课唤醒了党员和群众建设家乡的自动自觉,心通了,路也就通了。”这只是科皮村坚持党建引领的一个缩影。

“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我们就是要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真正发挥好带头作用,凝心聚力建好科皮。”王发是一名退伍近20年的老兵,也是一名老党员,从2017年担任村综治专干开始,就主动承担起产业带头人的重任。2021年2月,经民主选举,王发接过村支书王富文的“接力棒”,担任科皮村新一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他带头发展猕猴桃产业133亩并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54户207人过上了美好生活。

此外,科皮村还成立了猕猴桃种植、生态禽类养殖、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14个生产性、公益性协会,先后推行“五树五建”“互助五兴”“三长制”等基层治理模式;围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民生保障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小组会”“院坝会”“现场会”等形式,收集建议、研判问题,形成了以党员为主导、能人为补充、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为支撑、农户为主体的农村发展组织体系。

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全村384户1295人提振精神,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心齐气顺。由此,科皮村也陆续获评芙蓉镇“优秀基层党组织”、永顺县“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先进称号。

产业支撑,夯实乡村振兴基本盘

百亩生态猕猴桃产业示范园是科皮村第一个集体产业项目。

近年来,科皮村以猕猴桃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投入资金400万元,流转土地101亩,辐射带动全村群众种植猕猴桃500余亩,创建“科皮猕猴桃”品牌,改变了村域范围内无集体产业的窘境。如今,科皮百亩生态猕猴桃产业示范园有生态绿心猕猴桃73亩,改良红心猕猴桃28亩,年产量达40万斤。

依托市场营销资源,仅猕猴桃销售就为科皮村群众增收约60万元。通过产品提质和生产协会互助,科皮村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资源被盘活,“猕猴桃”成为村特色优势产业,并配套发展油茶2000余亩(含新造油茶600余亩)、脐橙100亩、茶叶50亩,禽类养殖近20000羽,生猪养殖1500余头,水产(稻花鱼)规模养殖300亩。

有了产品,销路必须跟上。于是,村里就组织开展“猕猴桃果王评比大赛”等农产品活动,一方面借助地方电视台播送相关活动信息,让人们直观看到科皮村生态猕猴桃的好品质,扩大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云传播,请网红主播直播带货。“这一招非常有效,每一次直播活动,可接到近1万笔订单。”王发说。

“前几年回家,看到家乡一系列的新变化,特别是看别人种植猕猴桃卖得好、生活富裕了,我也就回来搞黑珍珠鸡和土鸡养殖,现在一年也能挣上几万块钱,再也不愿背井离乡出门了。”已成为村里养殖大户的彭锋,对于当下的生活流露出满意的笑意。

如今的科皮村,猕猴桃产业园里瓜果飘香,四通八达的产业路串联起各个产业基地,从高空俯瞰,就好似点缀在大地上的一串珍珠。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村里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轰轰烈烈地做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超过了15万元。

环境治理,展现乡村振兴美容颜

平坦舒适的柏油村道、干净整洁的最美农家、枝繁叶茂的百年老树……行走在科皮村,一个古朴、安逸、美丽的新农村映入眼帘,与周边的田园风光相得益彰。

如画般美景的科皮村背后,是扎实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将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落到实处结出的累累硕果。近年来,科皮村以“最美村寨”创建为抓手,围绕区域环境治理、区域绿化美化、农村厕所改造、房前屋后卫生等开展一系列整治工作。

“我们通过建立村环卫保洁制度,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治理、容貌秩序治理,然后逐步延伸扩展,进行村庄绿化、路域美化、河道净化等,再到现在扩展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就这样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芙蓉镇美丽乡村建设分管负责人张华说。

截至目前,科皮村已种植1000余棵紫荆花等树种,并培土种植花草完成肚皮枯组、科皮洞组、中寨组、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区域绿化美化。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实施农户改厕90余户,先后投入资金80万元完成3处村公共停车场和1处公共厕所建设。

同时,科皮村还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制订完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规范》《环境卫生公约》等,结合最美农家创建、爱心公益超市积分评议,不断提高乡风文明水平。村民在闲暇之余,自发组建了摆手舞、广场舞、书法等多支队伍,并成功举办中秋晚会、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迎新春晚会等文艺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随着村庄建设得越来越美,我就把房屋重新装修了一下,开办了科皮村农家乐。”2019年,村民田梦君放弃在外开货车回村开办农家乐。目前,全村开设农家乐8家,连同一部分村民在芙蓉镇开办的农家乐共有30多家。

张华介绍,科皮村古树名木、溶洞资源丰富,日出云海壮美如画,土家传统村落保存完整,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游客承载能力。今后的科皮村将加速农旅融合,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古镇后花园”,让游客来得更多、留得更久、玩得更好。

蓝图绘就千般景,奋楫振兴正当时。如画的科皮村,呈现出村庄和美、村民富足、产业兴旺的新面貌。站在新的起点上,科皮村将咬定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 2024-01-14 1 1 团结报 content_127044.html 1 永顺科皮村:画里山寨别样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