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01月17日

到吴家寨“学手艺”

龙山二小504班 彭鑫栎 指导教师 陈华

最近,我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龙山县吴家寨向这里的吴爷爷学习“竹编手艺”。

小车盘山而上 ,一路都是美景:群山连绵起伏,薄雾宛如轻纱,云朵时卷时舒!行车半个小时,步行两三分钟,我们就到了吴爷爷的家——一栋有些年纪的吊脚楼。一只小狗迎了上来,“旺旺旺”叫了几声,一会儿就和我们亲热起来。吴爷爷热情地迎接了我们,我们礼貌地跟爷爷打了招呼,说明了来意。

吴爷爷七十多岁,满头银发,手脚十分灵活。他先给我们示范“竹篓收口”:一只手把竹条压弯,另一只手迅速地将另一根竹条给穿过去,重复七遍以后,再插入一根竹条继续收口。但不同的是,要压两根竹条 ,再插一根竹条。当他停下时 ,我们以为收完了口,吴爷爷又编了起来。老师问:“吴老,您为什么还要编?” 吴爷爷走进房间, 拿出一个编完的竹篓席给我们看,给我们解释:“这有两次收口,先编的是外面的收口 ,现在编的是里边的收口。内外收口,才美观结实 。”我点了点头 ,做下了笔记。

示范之后,吴爷爷开始教我们编简单的竹席。吴爷爷教我们,编竹席时压竹条只能压两根, 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 起时能起一根,也能起两根;后面的规律是起的要压,没起的要起 ,编好的纹路要成“人”字形。

我要动手实践了。我和田嘉怡同学分工合作,我用手把开口处死死的压住,由田嘉怡同学编,我则瞪大着眼睛观察, 一边摸索一边思考。篾条起初一点也不听使唤,想让它翘起来,可它偏不起。我感叹学这门手艺真的辛苦啊。吴爷爷看了我们编织的竹席,说:“你们做错了, 还没成个‘人’字呢。” 他一边耐心地讲述编织要领,一边给我们示范。在吴爷爷地指导下,篾条也好像变得听从我们“使唤”了。吴爷爷再来看时 ,我们的竹席快编成了,他笑容满面地夸我们聪明能干,我们也开心极了!

到了下午,我们和吴爷爷说了再见,便不舍地走了。吴家寨之行收获满满,我了解了竹编的一些工艺,又知道了学习手艺的艰辛。不虚此行!

--> 2024-01-17 1 1 团结报 content_127221.html 1 到吴家寨“学手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