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贾发进)近年来,保靖县人民法院持续突出强制执行力,积极运用刑事手段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违法犯罪行为(即拒执罪),多措并举震慑被执行人,以刑罚强制力破解执行难工作。2022年以来,保靖县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线索30余条,刑事立案12件,审结拒执罪案件8件9人,其中判处缓刑5人,单处罚金4人,执行到位金额500余万元。
坚持“一把手工程”,聚合高位运行推力。成立法、检、公、司打击拒执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明确1人担任专职联络人,建立打击拒执犯罪定期会商机制。强化院、庭长监督指导,通过部门分工合作,组成立案、审判、执行等部门配合的打击拒执犯罪工作专班,执行局确定1个拒执犯罪案件移送审查团队,上下通力协作,强力高效推进。
注重府院联动,实现高压打击合力。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明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职责分工,完善打击拒执犯罪办案的流程,聚焦线索移送、侦查、起诉、审判等环节精准发力,合力打通案件流转的“堵点”,建立打击拒执犯罪案件“移送、侦查、逮捕、起诉、审理、判决”长效工作机制,构建公、检、法协作配合打击拒执犯罪新格局。坚持程序、措施双到位,严格按照执行程序要求,对所采取的措施、行动,保存书面记录;同时,对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理财保险、不动产、车辆信息、工商登记情况、所在地财产逐一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法院与公安机关、银行机构、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化联动,有效解决执行工作寻人找物难的普遍问题。
坚持内外结合,强化打击拒执效力。结合上级法院打击拒执行为案件专门工作部署,有序开展有关法律知识培训,提升依法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的主动性。针对打击拒执犯罪过程中存在的发现难、取证难、打击难等症结,对执行案件立案后提前研判,规范送达文书、申报财产、强制执行等程序和节点留痕,第一时间收集固定抗拒执行的视音频、物证等相关证据,确保打击力度。聚焦重点类型案件提高打击准度,梳理实务中具有共性的拒执行为进行识别汇总,聚焦违反财产报告令、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中的不交付车辆、房屋行为类规避型;裁判法律文书生效后执行前转移资产、使用他人账户转账;低价转让资产等恶意逃避型方面,规范建立台账,深入研判,提升打击实效性。紧抓“财产报告令”,开展线索核查,在执行办案中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顽瘴痼疾,以“财产报告令”为抓手,强化对被执行人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罚款、司法拘留、追究拒执犯罪等法律惩戒,彰显司法执行威慑。
突出宣传声势,形成威慑效应张力。积极营造惩治抗拒执行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舆论效应,运用多种媒体网络平台发布打击拒执罪行动的典型案例、工作动态,明确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种类,鼓励公众踊跃举报和提供被执行人犯罪线索。加强代表委员联络扩宽宣传渠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见证执行。开展集中约谈、集中拘留、集中宣判被执行人等集中执行活动,深化打击拒执专项宣传。着力发挥打击拒执犯罪行为典型案例的强大威慑与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将严厉打击涉执犯罪与公示失信被执行人名录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对拒执罪的震慑,达到更好打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