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彭高春)2023年以来,龙山县充分利用理论课堂、示范课堂、公开课堂、实践课堂,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和队员多形式、多层面、多角度进行学习,不断提升第一书记和队员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精心谋划”,上好“理论课”。先后2次举办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队员专题培训班,邀请县内外相关领导干部、专家学者通过“专题授课+外出实践+一对一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实践、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课程授课,旨在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够造福群众的干部队伍。
“实地观摩”,上好“示范课”。为加强交流、拓宽眼界,切实提升驻村帮扶实效,先后4次组织省派、州派驻村工作队到州内考察学习基层党组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后盾单位分管领导实地观摩,以“听讲解+实地参观+座谈”等方式深度学习交流,在示范点上学经验、找差距、增动能。
“座谈交流”,上好“公开课”。召开省派、州派驻村工作队经验交流会4次,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召开辖区驻村工作队经验交流会40余场次。
“学以致用”,上好“实践课”。各级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驻村“三个一”工作制度,围绕省定“八个推动”工作职责和乡村振兴“六大行动”,开展防返贫监测、“我为群众办实事”、政策宣讲等活动,积极争取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实施惠民项目、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县256支驻村工作队共协调争取项目563个,争取资金16067.839万元,为民办实事解决困难问题457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