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01月31日

走湘西

晴天,时有彩虹挂在白瀑上,如在幻境。

只要对着山喊一嗓子,“欸 …呼 ……”声轻易穿过遮遮掩掩的山岭、林木和云雾。

一条条古老的河在山水间流淌。

文/ 麻胜斌 图/向民航

喊 山

欸…… 呼……

在湘西,时常听到这样的喊山声。

湘西地形非常“立体”,高山深谷、林木茂密、云雾缭绕,那些村啊、寨啊、屋啊、人啊常隐于其中,有时空山不见人,有时云深不知处。

喊山,有人,就喊给人听;没人,就喊给山听。

湘西的阿哥阿妹,只要对着山喊一嗓子,“欸 …呼 ……”声轻易穿过遮遮掩掩的山岭、林木和云雾。这里的“欸”和“呼”只取“ èi ”与 “hū” 的音,没有任何字义,却又可以包含千般心绪。

喊山,妙就妙在呼应,声波把山山水水的轮廓抚摸了一遍,等一小会,回声就传到你耳边来,细细讲述山水的姿态和故事。

你走着或是坐着,闲着或是忙着,一声“欸 …… 呼 ……”飘入你的耳朵。男声雄浑高亢,女声清脆悦耳,从音色可以轻易判断出喊山人的性别。

在湘西,先喊山的大多是青年男子,嗓音里带着热情,带着奔放。在寂静的山岭里,你听到了可以应一声。男呼,男应,那是兄弟之情。不用知道对方在哪座山,哪个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要应一声就是兄弟了。

要是男呼女应,接下来就有好戏了。有了女人应答,男人的嗓门像是得到莫大的鼓励,力道更带劲,声调更高亢,呼声更嘹亮,声波更有穿透力了,其间还夹着些愉悦和浪漫的颤音。

男人女人在各自的山或岭,长相年龄性格婚否等等都互不知情。

正是有了这种不知情和不确定,才给想象腾出足够的留白空间。

喊山,一呼一应中,男人女人的心是怦怦跳的。喊山声中,选择自由,动静皆宜。

你可以动,在一声声“欸 …… 呼 ……”中不断接近和你呼应的人,再用苗歌山歌慢慢拨开树林、云雾,一点一点揭开对方的面纱;你可以静,仅在心里保存那份神秘和猜测,与和你遥相呼应的人保持一段山水间的距离。

有火辣的妹子先喊山。女人喊山,俏皮中带着点小挑逗,一呼百应。湘西汉子一听,赶路的停下步子,打瞌睡的睁开眼睛,干活的放下农具 …… 全都铆足了劲朝声源处答“欸 ……呼……”,欣喜中带着点小邪恶。

当然,喊山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上了年纪的,心情好了也会喊一两声,用声音告诉山,告诉水,告诉岁月,自己还未真正老去。若是老了实在喊不动,那就听,听青年后生们喊,再从呼声里捡拾那些曾经拥有的故事。

在湘西,想知道连绵寂静的大山有没有人,站在山巅喊一嗓子就是,声波能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叫“普遍撒网”。

在湘西,见到远山有阿哥或阿妹,想对个歌、搭个讪,也可以朝人家高喊一声,那叫“精准捕捞”。

在湘西,男女青年赶边边场时,喊山声这边呼来那边应,一呼一应间,苗歌就唱起来了,歌一唱进心里头,两个人的手就牵到一块了。

来湘西,对着山喊一声吧,那山,那水,那人都能听得见。

你听!云山深处,有声“欸…… 呼……”应了过来。

听 水

一条古老的河在山水间流淌,清澈的连水都看不见。水一隐身,河里挥鳍游弋的鱼宛如飘在空中。

水清到无的古苗河离湘西花垣县城仅三公里,在高山峡谷里静水深流,是一个闹中取静的清幽处。

“隐身”的流水遇到深潭,清澈的潭水会把山色溶解进来。一汪墨绿,深邃的像凝望天空的眼眸。

从潭水缓缓流出的河水转个弯,就随山石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倾泻而下,激荡出来的白水一重接着一重,一道连着一道,共同组成古苗河百瀑大峡谷的姿态。

古苗河的瀑布会唱歌,峡谷里的七迭瀑如七个音符,谱成一首庞大的山水交响乐章。

七迭瀑“唱歌”前,先在大峡谷迂回曲折的路径里,在满山鸟鸣和村寨苗歌里“酝酿”。狭窄的谷口将水流扎成一束,一段精致的飞瀑哼着前奏曲落入水潭。过了潭水这道短暂的休止符后,水面扩宽,白瀑如风中婚纱的裙摆发散开来,落入第二个潭水中。

从上往下,白瀑和石潭交替七次,最后落入长潭。瀑布曲直相映,平仄相间,动静相宜,收放自如,层层递进,一同构成高山峡谷里幽深而有律动的气魄。

从下往上看又是另一幅图景。瀑布一节一节往上叠,如登天梯,当地人也叫“七梯岩”瀑布。山岩与流水间,完美展现出刚与柔、虚与实、浓与淡、静与动和那种或奇伟、或险峻、或深邃、或开合,气象万千、惊心动魄的节奏。

与有韵律的七迭瀑不同,迷雾瀑布则是高山泉水汇聚成瀑布顺势浩荡而下。悬崖峭壁、飞流直下的宏大场面中,一种磅礴之气从激荡出的白雾里悠然而起,若风旋水泻、闪电雷鸣、惊涛拍岸。晴天,时有七色彩虹挂在白瀑上,如在幻境。

飞流直下的瀑布,在谷底的长潭汇集,回归平静。大峡谷旁,一个小村,一片田地,一山新绿,点染出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

视线从迷雾瀑布转到珠帘瀑布,有种于磅礴大气中见精微的感觉。

珠帘瀑布两边是嶙峋的山石,山石中的草木坚挺地生长着。有飘逸、弯曲、灵动的崖木和嶙峋的岩石掩映,瀑布有藏有露,一下子显得含蓄起来。

清水顺着石头、青苔、水草滴下去,排成一道弧形水帘,密集的白水珠落入碧绿的深潭,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

灌木葱翠、流云残雾。珠帘瀑布如时光之帘,在细水长流间,连岁月也慢了下来。

古苗河还有白水河瀑布、蚩尤碾瀑布、天河瀑布、太黎瀑布……成百上千的瀑布组成大峡谷的瀑布群。峡谷里还有跳跳岩、问世洞、太黎关、上天梯、月亮湾、高空玻璃栈道等景点。

古苗河畔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植被繁茂,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优渥的环境,花榈木、伞花木和大叶榉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在这里安然生长,同时也为小天鹅、黑耳鸢、松雀鹰、红隼、灰鹤、金猫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提供栖息乐园。

悠悠古苗河,几百道瀑布如几百匹脱缰的白马,奔腾不止。河床平处,水匍匐于湘西的大地上,与时光一起,川流不息。

问 茶

来湘西,问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

一枚茶叶,生于土,长于木,置于锅,文火炒,最后,让水唤醒。一杯香茗,经历了金木水火土才到唇边,茶水之中有五行,五行之中,又含着人生五味。

一方山水一方情,神秘湘西土地上长出来的茶叶,杯盏上袅袅升腾的水汽,宛若缭绕在故乡的云雾,飘着悠远悠远的乡愁。

湘西黄金茶、保靖黄金茶、十八洞黄金茶、古丈毛尖茶……就像大山里的孩子,虽各有各的名字,但山同源、水同脉,孕育出来的好茶都是湘西的味道。

阳光慢慢揭开云雾的面纱,一探湘西山水的面容。远山如黛,林木葱郁,山里的绿色茶园宛如柔美的波涛,在林间跃动。雾气将散未散时,碧波荡漾的茶海里,湘西采茶女的身影早已忙碌开来。

从清明到谷雨,一年只有半个月的采摘期。采茶女们在与时间赛跑,趁着云雾在山中慢慢消散的工夫,抢摘这个时段上乘好茶的嫩叶芽。

茶园的一道道绿色波浪间,采茶女两手并用,大拇指和食指准确捏住茶青向上一提,手腕一甩,鲜嫩的芽便收入了竹篓里。

古丈梳头溪、保靖吕洞山、吉首隘口村、花垣十八洞……郁郁葱葱的森林像护花使者一样,将这些螺旋形指纹一样的茶园紧紧搂在怀里,天上是一面如洗的蓝天,晴空里缀有几朵来去自如的白云。

茶园晨鸟声声鸣翠,与采茶的节奏相似,入耳温馨、亲切、清爽而振奋。在这样的环境里采茶,女人们的巧手捻起嫩茶的同时,也把湘西的阳光、蓝天、云雾、山光、水色和满山的鸟鸣采进竹篓里了。

湘西的茶得天独厚,受特殊地理位置土壤的滋养,气候的熏陶,又有湘西自然云雾萦绕,长年累月的浸润涵养,根吸精华,叶映朝暾。茶叶条细匀紧、翠绿稍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湘西茶叶,已成为湘西人发家致富的金叶子。采茶女背着“金叶子”下山时,天依然蓝,水依然清,茶园依然苍翠,连天上的白云都如往常一样,悠然自得。

人于草木间,茶中生共鸣。一个“茶”字,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道出了“天人合一”的自然境界。

湘西,恰好就是这样的地方。到湘西,自然要品一下湘西茶味。好茶遇好水,干茶叶遇水后沉浮旋转,渐渐舒展身子,一叶、两叶或是三叶。

泉水在无声无息中浸染着汤色,泉茶交融,茶香氤氲升起,一点一滴地由鼻腔渗入心脾。杯中的内容变得动感而丰富,溢满了日月的光华,云雾的灵动,山水的交融。

湘西茶,源于草木,源于自然,湘西人生活在青山绿水间,人与草木相依相知相亲,同大自然融为一体,慢慢就浸染草木的氤氲秉性,一同孕育出世间最浓郁的茶香。

喝茶,不仅是品味自然草木。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浮生若茶,入口是苦,是涩还是香甜,凭的不是茶本身,而在于喝茶人的心境。于千山万水尝尽人间味,才知晓茶味。茶如人生,亦如自己。

在湘西问茶,世间的人多像那一枚枚茶叶,只是行走在天地之间这个更大的茶具里,在如流水一样的光阴里浸泡,那杯金色的汤汁里,有苦涩,也有回甘,个中滋味,可意会,不可言传。

--> 2024-01-31 1 1 团结报 content_127817.html 1 走湘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