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 域 通讯员 彭艳丽
5月15日早上8点半,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机器开始嗡嗡地运作。历经3个半小时,龙山县第二小学“00后”教师曾令亮完成了13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为重庆去年7月刚出生,现患血液病一儿童带去“新”生希望。
恰逢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之际,他成为全国第17547例、湘西州今年第10例,龙山县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天,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州红十字会、龙山县红十字会等机构相关负责人赴现场慰问。
“血液可以再生,但生命只有一次,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了。”曾令亮这样分享。
曾令亮出生于2003年,龙山县石羔街道猛洞村人,2023年6月毕业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同年9月进入龙山县第二小学教书。2023年3月21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开启一年一度的献血活动,他毫不犹豫地参与了献血,并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
2024年2月29日,接到省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出生不久的求助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结果相合。面对这个能够挽救他人生命的重要时刻,他毫不犹豫表示愿意捐献。其父亲也表示支持。4月2日,曾令亮的5ml的血液样本进行高分辨检验。4月23日,体检通过,符合捐献条件。
据曾令亮回忆,5月15日早上8点左右,他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床上,手臂上插着采血管,细长的血液输送管连接着他与血液分离机,开始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到中午12点左右,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献的时候我其实是不紧张的,整个人也很放松,就只在最后一小时感到身体有点麻木,手微微刺痛,其他都没有什么问题。”曾令亮说,捐献之前,到医院提前打了动员剂,提高了身体内的造血干细胞成分,按照医嘱饮食,保持休息充足,所以整个捐献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