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肖庆宾 通讯员 瞿 芳 杨 伟
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吉首市乾元小学五年级2班走进一位身着迷彩服的“兵哥哥”,为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哎,这不是周老师嘛?”有眼尖的同学发现,上课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班主任周维。
“老师,你怎么穿迷彩服啊?”“什么,你要去当兵?”“老师,为什么要去当兵啊?”……一时间,教室里沸腾起来了,面对熟悉的班主任,孩子们的问题像连环炮一样蹦出来。
23岁的周维是吉首人,在成为一名新兵之前,他是乾元小学的一名教师。
“同学们,不如先听听咱们的开学第一课——《传承罗盛教精神 照亮前行之路》,里面就有老师的答案。”周维微笑着提议。
周维给同学们讲革命烈士罗盛教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回溯7年前,周维考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成为初中起点公费师范生,享受学费全免的待遇,毕业后能有正式编制的工作。父母肩上的担子将大大减轻,妹妹也有机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条件。对于农村出生的他而言,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是罗盛教烈士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课堂内外,老师们总会用罗盛教的事迹激励鼓舞学生。耳濡目染下,周维深受其精神影响,萌生了参军报国的念头:“好男儿就要去当兵!”
2022年,周维进入乾元小学任教,忙碌的工作,安稳的生活,并未磨灭其激情。反而是学校崇军拥军爱军的浓厚氛围,让他倍感温暖。有头脑、能吃苦、干事雷厉风行的学校总务主任是退伍军人;能叠出“豆腐块”被子,引得学生一片赞叹的老师是退伍军人;军嫂教师对丈夫说“你卫国戍边、我潜心育人”,给人以激励;国防教育活动上,孩子们把劳动教育基地采摘的棉花制成棉被,送给学校退伍军人教师和军属教师……这一切,让他参军入伍的念头愈发强烈。
为此,周维先后两次应征报名,两次落选。他没有放弃,坚持练体能,生活、作息努力模拟军营环境,同时还不忘军事理论学习。终于在第三次报名时,通过层层选拔得偿所愿。
役前教育结束后,周维回到心心念念的学校,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这一课,既是和孩子们的告别,也期望把爱国的种子播撒在他们心中。
“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的哪些精神?”“英勇无畏!”“艰苦奋斗!”“见义勇为!”“保家卫国!”罗盛教的生命定格在21岁,但他的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我们的老师当兵了!”孩子们为之欢喜。他们从曾经的班主任、如今的新兵开学第一课中,悟出了新时代的军魂。
“周老师,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先当老师,再当军人,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学生周俊韬在贺卡中写道。
“周老师,我在学校好好学习,你去部队好好表现,我上初中了,你来看我,好吗?”学生张召烨字里行间满是不舍,并与老师立下约定。
“周老师,你要争取拿个大奖章回来!”“周老师,你出发的时候我们来送你!”……下课铃声落,上课铃声又响,学生们仍拉着周维,久久不愿离去,榜样的力量在这一刻具象化。
全国第40个教师节这一天,周维用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和一个标准的军礼,与自己的学生告别,为自己的教师生涯画上“休止符”。而他的军旅新征程,则刚刚按下“启动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