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 域 通讯员 向富利 彭 媛
“自从打了那口井,我们用水方便多了,水量更充足了,天干也不怕了,这真是‘幸福水’啊。”近日,龙山县内溪乡沙湖村村民邓国民拧开厨房里的水龙头,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打了这一口井后,我们村的供水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全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沙湖村党支部书记张世建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切得益于乡党委政府、县直部门、驻村工作队及村民们的支持,也离不开纪检监察机构的有力监督推动。
沙湖村位于八面山下,地势较高,仅有一条小溪流,因地质条件原因,水源非常匮乏。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301户1108人,只要遇上久旱,就很容易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龙山县水利局在沙湖村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立1个蓄水池及相关配套设施,按照1组分散供水和2、3、4组集中供水的模式,为该村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但由于水源欠缺,遇上久旱极易出现自来水供水不足甚至无水可供的情况。自2022年遇到严重干旱以来,原有的水源无法满足供水需求,沙湖村只好抽取溪水至蓄水池保障自来水供应。同时,还需要借助内溪乡政府送水上门的方式,缓解群众用水困难。
今年6月以来,沙湖村再次遭遇长达两个多月的干旱天气,小溪逐渐干涸见底,可抽取的水源明显不足。7月25日,在该村召开的村权监督月例会暨群众点题监督会上,与会党员、村民代表表达了希望尽快解决自来水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
8月上旬,经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并报乡党委政府同意,沙湖村决定打一口水井,增强该村自来水供水保障力度。内溪乡纪委将此纳入群众点题监督清单,并及时到沙湖村了解相关情况,与村两委一道找水源、想办法、解难题。
旱情就是命令,行动贵在神速。8月6日,打水井工程启动。村两委与施工队一道,寻找打井位置、实地勘测调查,内溪乡纪委实时跟进监督。根据群众建议,大家在位于2组、3组之间的4组打了一口井,没有出水。但是,大家没有气馁,而是沿着溪流两边继续寻找最佳的打井位置。8月7日,在该村3组的小溪边,当钻头钻入地下180余米的深度后,一股水流奔涌而出,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出水啦,出水啦,终于打出水啦!”
沙湖村将此水源引入到附近的蓄水池中,再通过自来水管网供应给村民。自此,投入5万余元实施的地下水井工程,进一步提高了该村供水保障,直接惠及2、3、4组村民800余人。
据了解,今年来,龙山县通过发布群众点题通告、召开群众点题监督会等方式,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将“纪委督题”贯穿“群众点题”和“部门答题”全过程,适时督导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为群众办实事进度和质效。龙山县水利局派出4个专业排查维修小组、21个乡镇(街道)及400名村级水管员,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对全县399个村(社区)776处进行全覆盖排查,发现农村饮水设施管护不力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78处。投入133万余元,用于设施维修养护,整改完成72处,其余6处正在实施整改,惠及群众7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