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4年10月10日

龙其珍和她的庭院经济

龙其珍在整理苗服绣片。麻垣杰 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阙志明 麻垣杰

小小庭院不仅可以种花,还能种菜、种荷花、养鱼、养鸡鸭,有的村民还将庭院变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坊,把庭院功能最大化,增收同时成为激活乡村经济的“新引擎”。

近日,走进花垣县双龙镇马鞍村,问起会做苗服的那一家,村民乐呵呵地给记者指路。在村小旁边的小卖部里,龙其珍正在赶制苗服。

秋收过后,苗族同胞的喜事多了起来,订做苗服的人也多了。龙其珍的缝纫机转不停。

“像这种简单的款式我2天能做1套。”剪裁、缝绣片、做纽扣……苗服的各种“零部件”在她的缝纫机下变成了苗服。前段时间农忙,龙其珍忙着料理家里的稻谷、稻花鱼,没有1个小时完整的时间,1件苗服拖了个把月,最近她总算帮客户完成了。

说起做苗服的手艺,龙其珍还是从父亲那里学会的。在她小时候,父亲常常给附近的村民做衣服,龙其珍小小年纪跟在后面帮忙。后来十几岁的她外出打工,进了制衣厂,做衣服的技能更加娴熟了。15年前,孩子要上学了,她和丈夫回到家乡。

怎样能让日子好过一些呢?他们在家门口开了间小卖部,随后又添置了做衣服的缝纫机等设备。龙其珍在农闲时做苗服,有时候接一些苗服厂的订单,一年能够给家庭增加收入1万元左右。

龙其珍今年40岁,有3个孩子在上学,丈夫和婆婆是残疾人,做苗服的钱不能满足一家6口的生活。她划算着,把家里庭院收拾、盘活。养鸡、养鱼、种辣椒,和附近景区的餐馆合作,她将庭院变成了致富“车间”。

龙其珍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带着记者走进她的庭院。院落十分整齐干净,荷塘里还有零星几朵荷花。

龙其珍指着对面的养殖场告诉记者,今年家里养了500多只鸡,双龙镇、十八洞村的餐馆需要,她就给餐馆送去。她分批次购买鸡苗,保证客户任何时候来都能有鸡可买。这些鸡能够给家里带来约5万元的收入。

“今年,我家的6亩水田里放养了50多公斤稻花鱼。有驻村干部联系、有专家指导,生产销路都有了保障。”龙其珍告诉记者,得益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家里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在州税务局驻村帮扶下,她种辣椒、养家禽、栽果树,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勤劳致富,这4个字在龙其珍的小小庭院变成了现实。

龙其珍每天都会穿上自己做的苗服出去接孩子们放学,用自己的方式传播苗服文化,同时给自己的裁缝铺打广告。

庭院虽小,作用不少。龙其珍想把苗服生意再扩大些,收入再增加些,全家人的生活再好一些……

--> 2024-10-10 1 1 团结报 content_145527.html 1 龙其珍和她的庭院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