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胡灵芝 通讯员 张 静
全国“尝试教学法”示范学校、湘西州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县级“重教乡镇”……近年来,泸溪县兴隆场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荣誉纷至沓来。
“部门联动”营造教育良好环境
2024年秋季开学时,坐落在兴隆场镇的泸溪县第三中学不仅原有学生“零流失”,而且新转入学生6人,……在当前学生进城就读的潮流之下,兴隆场镇学生数量“逆城镇化”的现象是对群众该镇教育环境和质量的最大认可。事实上,在最近的评比中,该校教学质量上升到全县农村学校前三。
兴隆场镇共有中小学4所,幼儿园4所,学生3300多人。该镇坚持党政重教、全民兴教,建立党委政府议教会、“学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月例会、教育工作联席会等,对教育重点工作、安全保障等事项开展会商研究,持续营造教育良好环境。
今年来,兴隆场镇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教育工作4次,“学校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月例会9次,学生心理健康等专题协调会4次,共梳理交办问题清单26个。针对道路交通、学生防溺水等重点事项,建立了常态化护学岗、交通整治、防溺水巡查制度,开展各类保障执勤4500多余人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9万余份。
“硬核建设”提升办学条件水平
新学期,兴隆场小学的学生们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新教学楼。
“镇里最好的大楼在学校,最好的环境是学校。”该镇居民心怀喜悦。
兴隆场镇瞄准教育硬件“短板”,针对幼儿园学位不足、兴隆场小学教学楼老旧、村小欠维修等问题,实施了兴隆场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建成300个学位,开辟户外活动专区,使该园成为环境优、设施齐的农村幼儿园。完成兴隆场小学教学楼及学生食堂新建。实施了泸溪三中学生宿舍改造、永兴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建设、密灯村小学修建改造等多个提质项目……2021年以来,该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超5000万元。
“自信教育”赋能师生全面发展
“学生有信心学得好,教师有信心教得好。”永兴场中学校长李景斌介绍。近年,该校有几位毕业生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高校。
近年来,兴隆场镇以创一流管理提升学生自信、炼一流师资提升教师自信,全面推行自信教育,不断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平等对待”+“关心关爱”提升学生自信。全镇建立1540名留守儿童、186名单亲学生一对一教师帮扶、干部结对帮扶机制,开展暑期“三下乡”、芙蓉学子等活动,对困难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联系驻村工作队和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等帮扶,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心。
“走出引进”+“荣誉奖励”提升教师自信。2024年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形式,选派14名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经验,引进6名株洲教师开展支教助教。长沙湘郡培粹实验学校与泸溪三中签订扩优提质对口帮扶。年年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评选各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先进个人 ,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获得感。
“特色活动”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该镇各中小学校依托地区文化、学生特点、校园特色,推出独具特色的活动,形成了“一校一品一特色”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吸引生源、培养学生、留住老师、做强教育的重要抓手。
泸溪三中利用校园闲置空地开辟35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形成“播种希望,分享成果”劳动模式,以劳动教育寓教于劳,寓教于乐。永兴场小学以“书香校园”为学校特色,把图书室打造成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场所”,开设早读、午间阅读时间,组织“故事分享会”“快乐读书吧”等多种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永兴场中学建立“交流论坛”,采取学生交流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模式,对课本知识、课外阅览、社会现象等进行交流,既锻炼学生自主意识,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兴隆场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