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洁
审计整改是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构成审计工作运行体系闭环管理中的最后一环,更是审计监督发挥作用的“最后一公里”。没有审计整改,审计监督作用就形同虚设,审计自身也会成为摆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机关要坚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狠抓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审计整改工作,切实做到依法整改、求是整改、文明整改。笔者认为,需认真念好“六字”诀,扎实推动审计整改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学”促改。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要树立审计监督权威,审计机关首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多悟一分,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开拓审计整改工作新局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家审计准则》《审计法》等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政策法规,学习《审计整改常见问题清单与案例解析》《审计容错纠错典型案例》《审计案例》等业务知识,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整改要求、政策和标准,牢牢把握整改方向、目标和原则,正确运用整改方法与政策,有力有效推动审计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二是以“研”促改。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整改-规范-提高”这条主线,坚持边推动边学习,边规范边提高,边研究边践行。针对审计整改质量不高的问题,要研究如何细化整改跟踪督办流程,明确相关责任,严守质量关口;针对主要问题和隐患,要深入分析研究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准确把握整改标准;针对整改工作方案质量控制,要重点研究审计查出问题形成的原因、问题定性、处理意见及审计建议,切实提升方案质量,确保整改效果。审计机关既要强调不断提炼、总结经验与规律,又要重视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审计人员要转变整改理念,不仅要注重业务实践,还要重视理论研究,在整改实践中不断锻炼提升自己,扎实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以“教”促改。审计机关要秉持督促、指导和服务的理念,既要推,又要教,还要帮,切实提升整改业务能力。针对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以及各县市审计局对审计整改存在认识不到位、经验不足、整改质量不高等现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通过加强对审计业务人员、被审计单位以及各县市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或政策宣传,形成整改共识,切实转变以往“要我改”为“我要改”的思维模式,转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认识偏差,转变“重审计轻整改”而导致屡审屡犯的现状,努力推动审计整改由“低质量”向“高质量”转变,实现规范化管理。近期,笔者分门别类制作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操作指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操作指南》《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服务手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政策汇编》及《常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案例指南100个》,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为推动审计整改提供了有力指导。同时,审计机关要加强整改业务培训和整改政策宣讲,不断提升各县市和被审计单位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审计整改提质增效。
四是以“抓”促改。推动审计问题整改,审计机关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审计整改要用心用情抓,坚持不懈抓,环环相扣抓,齐心协力抓,才能持续推动问题真改、实改、彻底改。审计机关要坚持以问题、目标、效果为导向,切实加强整改全过程质量控制,对质量不过关的、整改不到位的,该追责的要坚决追责,不断强化整改严肃性权威性。审计整改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尽力而为、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分类整改,将审计整改落实落细落地,要充分认识到整改不落实,就是对党不忠诚,就是对人民不负责。具体来说,要以“六抓”为着力点,不断夯实整改基础性工作。一抓清单,审计组要向被审计单位及时提供审计问题清单;二抓方案,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工作方案,执行组要对整改工作方案实行严格审核;三抓指导,指导各级各部门定期研究整改工作,找准方法,分类整改,精准施策,指导被审计单位按统一要求规范报送整改情况资料,确定专业人员认真核查认定结果;四抓汇报,审计机关要切实把认真听取汇报作为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认真听取被审计单位整改进展情况汇报,督促其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持续推动未整改到位问题有专人跟踪抓到底,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清仓见底、落到实处;五抓管理,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清单化销号管理,审计机关要严把销号关,按规定逐项检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反馈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并取得真实、完整、合规的原始证明材料,如实准确认定整改结果,及时发现并坚决查处整改不力、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六抓成果,要强化政法担当,巩固审计整改成果,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持续加强监督与宣传教育,防止已整改问题反弹,导致形成“破窗效应”和“稻草人效应”。
五是以“督”促改。审计机关要切实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多部门贯通协同督导,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电话提醒、现场督查、工作推进会等方式,多管齐下开展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工作,促进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不折不扣、有序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落细落地。针对部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整改重视不够、认识上存在偏差等现象,审计机关要定期开展整改现场督导,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已整改问题现场核查真实性、完整性与合规性,对未整改问题督促其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阶段性整改计划,并按时间节点报送阶段性整改进展情况。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下发审计整改督办函,加大跟踪督办力度,确保整改不走过场。
六是以“责”促改。推动审计整改,要强化通报与问责。审计机关在开展整改督促检查中,对存在虚假整改、拒绝或拖延整改、敷衍整改的,该通报的要通报,该问责的要问责,该移送的要移送,要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积极作用,以追责问责倒逼被审计单位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认真履行整改责任。
审计整改虽非易事,但只要各级审计整改部门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用心用情做实研究型审计整改,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整改推进力度,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切实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