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勇
《郑和下西洋》是一部抒写永乐盛世的历史剧。该剧刻画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凸显明朝统治者开海疆扩大对外交流的宏图伟业,同时,该剧礼赞明成祖朱棣大刀阔斧进行变法求新的盛举,诸多地方可圈可点。
历史剧改编,最难的自然是如何做到忠于事实,又有所创新。《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佳作。例如靖难之役,这是以史为证的。朱棣为了反对削藩,在北京王府上装疯卖傻,以躲避建文帝朱允炆的耳目。朱允炆仁慈手软,放走了充当人质的朱棣两个儿子。朱棣暗地里招兵买马,同时外联十七子朱权起兵,打着“清君侧”旗号造反,击败了朝廷派来的数十万讨伐大军,攻入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败走他处。
1402年,朱棣诛杀了齐泰和黄子澄,篡位后,他又命方孝孺起草登基诏书,遭到大臣方孝孺破口辱骂,朱棣大怒,诛杀方孝孺十族。编剧朱苏进在这一点上确乎坚持了历史唯物论的观念,由此可见,该剧是部符合历史真实的正剧。
《郑和下西洋》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大剧,剧中刻画了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郑和,出生于云南,原姓马名和。他的祖上是显赫的,后来因为兵败被送往朝廷做了太监,被分到燕王朱棣府上。他在靖难之役屡创奇功,深受朱棣喜欢,是朱棣决意打开国门,宣威天下的见证者,也是践行者。郑和在下西洋的路上,以和为贵,将明朝和西洋各国的关系拉进了,同时也为明朝经济贸易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郑和巡游南洋、东亚各国,破解了各国之间的彼此分歧倾轧,他打败了盗匪陈祖义,肃清匪患;建立了多个通商中转站;有力践行了明朝打开国门迎接东南亚各地商贩的外交国策。对内,在巡航中他与反面派吴宣等斗智斗勇,识大体、知大局,表现出优秀的领导才能。在为人处世方面,他对燕王朱棣家侍女李连芯尊重有加,尊认其为同胞姐姐,体现出他有情有义,是一位有担当,善良、忠厚的人。
再如燕王朱棣。朱棣在治理国家、改变传统旧制方面是别出心裁的。朱棣大胆革新、用人不疑。一方面,他积极应对各因循守旧派的责难攻击。另一方面,他又大力鼓励兴贸易,打击个别不法摊贩,如市舶司的设置,使经商循规有序,可见其治政英明。
朱棣的妻子徐皇后贤德无双,她用自己一双手,像治理一个家一样,悉心管理后宫。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任劳任怨,尤其关心自己两个儿子的成长。她温柔敦厚、简朴大方,是一位塑造成功的完美女性。可惜五十余岁便去世了。朱棣对这个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一往情深,她去世后,朱棣一直未册立新皇后。
另一个人物老禅师姚广孝,他睿智,深藏不露、心怀宏业,他规劝朱棣,鼓励他从地方藩王逆袭完成霸业。
该剧也成功刻画了皇子朱高煦、十七皇叔朱权、盗匪陈祖义、总兵吴宣等对立面形象。朱高煦眼光狭隘,私下大量敛财的做法;朱权老谋深算,拉帮结派,意图壮大力量,结果被朱棣识破;陈祖义狡猾残暴,作为海盗,他挑拨离间、诡计多端;吴宣身为副国使,阴险毒辣,为了满足自己往上爬的私利,他出卖郑和,多次告密,成为一个有污点的反派。
作为电视剧,该剧在人物语言方面可以说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全剧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对话精彩,充满了真知灼见。如群臣一致反对下西洋,朱棣说:“如今将各位俸禄抵扣,用藩货置换。大家不可再议。”尽显他的智慧与过人的胆略。李连芯因为儿子要去航海,追到船上,这时,朱棣已经封了宋天为船上小官。“君无戏言。这样吧,就让他陪你走一走。”这一句凸显朱棣的君王个性。李连芯说:“奴婢请求皇上不要让宋天去西洋。”见求告无效,李连芯只想遁入空门,但姚广孝禅师没有答应她,让她蓄发修行。这些对话,既有戏剧性,又极富个性,是本剧精心打磨的结果。
《郑和下西洋》和真实的史料相比,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增删。如剧中的朱棣实际上有三个儿子,而不是两个。长子朱高炽,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因为同为皇家子弟,三人长期纷争。为了防止纷争,朱棣确立长子为太子,对长孙朱瞻基也照顾有加。这一点在剧中可见一斑。剧本没有交代的是,朱高炽于1404年立为皇太子后,北征蒙古,朱高炽监国。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基,在位很短,不到一年便去世。朱高炽(仁宗)治政开明,与民生息,是一位开明皇帝。他重视内阁建设,使内阁成为重要决策机构,剧中亦有表现。
朱高煦作为嫡次子,立有战功,靖难之役多次营救朱棣于危难中。永乐二年(1404年),被封为汉王,不愿赴任云南坐镇。中间几次改封地。1425年,仁宗病逝北京,朱高煦打算半路伏击朱瞻基,所幸未成功。后来谋反下狱,仍然不思悔改,被赐死。
三子朱高燧比较低调,但因卷入与朱高煦一起的叛乱之中,被罢免爵位,放逐到封地,于1431年过世,由其子承袭嗣位。
纵观全剧,在人物塑造、细节表现、语言打磨方面有多处精彩之笔。在历史剧改编方面,立足于人物的历史演变,同时也塑造了相对丰满的人物形象。至于对三子朱高燧的隐去不表,应该是编剧从剧情角度的考量吧。
作为书写永乐盛世的大剧,《郑和下西洋》在剧情结构方面的设计也是考虑成熟的。在剧情中,郑和的西洋见闻与在朝廷纷争决斗中穿插自如,很好地体现了编剧交代事件的双旋律设计,使剧情更为集中,便于刻画矛盾,形成不断交织的冲突,从而变得紧凑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