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5年01月09日

濯濯童山复绿装

——永顺县探索“一对多”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

石胜福 艾 霜

寒冬时节,万物萧瑟。然而,永顺县的群山依旧是绿意盎然,清澈的猛洞河水静静流淌。

近年来,在省、州生态环境部门的督导下,永顺县以开展25家采石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全域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方联动解“难题”

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永顺县25家采石场非法破坏林地及侵占基本农田问题。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要求永顺县严格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将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采石场生态修复到位。

为此,省、州两级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永顺县25家采石场问题,作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抓手。鉴于25家采石场生态损害赔偿案是“一对多”的情形,案情复杂,办理难度较大。于是,省生态环境厅等相关省直单位定点帮扶、定期调度,帮助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督促落实。永顺县坚决扛起属地责任,研究制定“一矿一策”,开展生态修复,确保整改成效。2024年11月至12月,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生态环境厅组织专家对25家采石场生态修复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已通过综合验收。

25家采石场中,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和林业两部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生态环境部门全程跟踪、通力协作,有力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据统计,25家采石场已立案45起,行政处罚148.48万元;其中,涉及刑事3起、10人,采取强制措施5人,判处有期徒刑1人。拆除采石场生产设备290余台(套),拆除厂房18万平方米,清运废石废渣17万余立方米。

“磋”“诉”并举齐发力

25家采石场星罗密布,涉及永顺县的13个乡镇。评估鉴定过程中,自然资源、林业部门共同委托两家鉴定机构进入开展评估鉴定。经核实认定,24家破坏林地231.4375亩,9家占用农田44.07亩,共计应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808.01万元。磋商中,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把磋商摆在第一,将诉讼作为兜底,最终24家采石场磋商成功,1家诉讼。体现了磋商与诉讼两种方式同向发力、互为补充,共同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其间,针对个别义务人不配合问题,办案人员不厌其烦、辗转多地,采取电话沟通、上门走访、亲属劝解等多种形式宣讲政策。在陈泽鸿采石场案磋商中,鉴于业主陈泽鸿因刑事案件在看守所羁押,为推进案件办理进程,办案人员多次与居住在外地的家属进行沟通,公安、检察、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与其本人在永顺县看守所磋商,最终磋商成功并签订协议,开创了在看守所中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成功之先河。对于不愿意开展磋商的义务人鸿天建材有限公司,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因地施策重修复

永顺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系统、综合、源头治理,坚持自然修复、人工修复并重。按照“一矿一策”修复方案,结合损害评估鉴定结果,采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植被重建、自然修复、土地整治等措施对25家采石场进行系统修复。

据统计,25家采石场已全面完成生态修复,共计完成修复789.79亩,其中自然修复230余亩,占30%。如萧时正采石场,按照“一矿一策”,修复林草地4.57亩,其中3.71亩种植了烤烟,收入2万余元;修复坑塘30.58亩,用于养殖和农田灌溉,投入鱼苗6000余尾,收入近6万元,既可灌溉周边农田,又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地处武陵山脉、中国土家族主要发源地的永顺县,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紧扣高质量发展、提升生态优势、培育生态文化,全力形成护一方山水、推绿色发展、助“两山”转换的生动实践。

--> 2025-01-09 ——永顺县探索“一对多”生态修复的成功实践 1 1 团结报 content_151362.html 1 濯濯童山复绿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