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章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肩负着为党选拔任用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必须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研究制定优化干部选育管用的措施办法,激励干部奋发有为、担当作为,努力建设一支能干事、干成事的新时代高素质干部队伍。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干部队伍思想根基。要加强政治教育。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和“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分级抓好党政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培训。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计划,推动各单位采取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方式,对年轻干部进行全覆盖教育。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精品课程和现场教学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化和震慑领导干部。要健全考察办法。改进政治素质考察方式,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标尺,通过无任用调研、谈心谈话、日常考核等途径,掌握干部日常情况和一贯政治表现,综合运用审计、信访、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等成果,落实“八个既看又看”,健全完善评价体系,把好把牢政治素质首关。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制定改进干部考核的具体办法,区分不同区域、部门、类型、层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精准设置考核指标。完善结果分析研判机制,旗帜鲜明奖优罚劣,教育引导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政绩观偏差约束纠正,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综合运用巡视巡查、环保督查、耕地保护督查、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等手段,及时纠偏校正领导干部政绩观。
以能力建设为引领,提升干部队伍履职本领。要加大培育力度。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着眼村(社区)、乡镇、市区县等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契机,扎实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重点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党外干部。常态化选派年轻干部进行上挂下派任职锻炼,把年轻干部放在不同岗位和攻坚克难一线进行淬火历练,推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要创新培训方式。突出抓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学习培训,用好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组织“关键少数”开展好集中轮训,充分运用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扎实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教育培训。聚焦转型发展、数字经济、生态保护和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分层级、分专题开展培训干部履职能力培训,有计划组织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培训学习等,跟进科技、市场和产业发展新动向新趋势,进一步增强干部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要优化队伍结构。完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定期分析研判机制,制定实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注重选配专业素养好、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强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加大各领域干部交流力度。
以制度建设为指领,增强干部队伍管理水平。要多激励担当作为。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转型发展、能源革命、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大任务一线发现识别干部。研究制定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办法,坚决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持续释放能者上、庸者下的强烈信号,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要完善保护机制。落实好关心干部身心健康、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扎实开展担当作为干部评选奖励工作,积极做好公务员绩效管理工作,制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具体办法,以健全机制让干部卸下负担、放下包袱,激励干部更好地担当尽责、履职奉献。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出国(境)“裸官”管理等制度,加强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常态化管理,扎实做好重点领域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问题整治,突出对“一把手”等“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的监督,引导领导干部树立起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