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5年01月13日

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

梁民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住房乃民生之本,是人民遮风避雨所在,更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奋进新征程,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是我们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

一、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必须建设“好房子”。

当前阶段,人民对住房的需求已逐步转向“好不好”,对房子的质量有了更高要求。2023年6月30日,住建部围绕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提出了“好房子”一词。之后,将“好房子”归纳了四个特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意义在于,让人住得舒心健康、帮人省钱节能、使人用得方便、令人感到安全。从满足人民对住房的新需求出发,我们必须建设“好房子”。要以提升人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为导向,从功能、质量、体验等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等群体的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人民需要的“好房子”。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整合优势资源、集中技术攻关,让更多有用、好用、实用的产品、材料、设备,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切实让造出的房子性能更优、质量更好、寿命更长。要培育一批具有住宅产业化集成技术能力、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好房子”开发、设计、施工等标杆企业,确保服务能力始终高效、专业、值得信赖。要对标“好房子”标准,推动相关部门协同,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联合出台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充分调动开发、建设的积极性。

二、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必须让房子住得进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然而,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房源够34亿人居住,且不包括农村自建房、小产权房等。供已大于求,但不少群众在城市仍无房可居。归根到底,在于大规模的房产无序投资,造就了居高不下的房价,引起了较大的住房空置率。让需住房者,买得起房,让闲置住房,住得进人,是我们工作的应有之义。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对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切实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对定价过高、涨幅过快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全面落实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坚决抑制不合理的住房需求,确保房价得到有效控制。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科学编制土地、强化资金流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基础供给量;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制度,对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行为进行有效打击,彻底兜牢保障性住房的入住底线。要对符合条件的群众,加强在购房、租房上的政策优惠与资金补贴,降低来自住房的压力,确保需要住房的能住进房。

三、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必须把“房子”改造好。

改造“房子”,通俗来讲,就是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它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作,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绝大多数城镇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公共空间不足、服务效能不高,影响了人民的满意度。因此,把城镇老旧小区改好,意义十分重大。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科学确定改造目标、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努力争取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人民积极投身房屋“三大革命”、安全隐患、“一老一小”等适老化及适儿化改造中,推动在改造中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要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强化历史建筑、文化街区等保护修缮,确保居住条件改善与延续历史文脉“两不误”。

四、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必须管理好房子。

管好房子,就是持续优化人民居住周边的卫生环境、社会治安、基本医疗、文体生活、社会帮扶等公共服务,让群众住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要以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为重点,合理设置管理费用,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与培训,引导服务企业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切实让物业服务成为人民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府部门、社区力量时刻直面、解决群众难题。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定期开展调研、座谈、家访,广泛收集意见、及时改进优化,确保居住房子始终是理想房子。

--> 2025-01-13 1 1 团结报 content_151533.html 1 让人民在住房中获得更多满意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