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 庆 吴开准)进入腊月以来,在龙山县土家山寨,家家户户在打糍粑,杀年猪,到处是一派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民安街道居民陈明祥与妻子藤秀云一大早就紧张有序地忙碌起来,先泡料,再清洗,然后再将蒸熟的高粱、玉米、糯米放进机器槽内。当这些原材料还冒着腾腾热气时,陈明祥已经操作电动锤打粑粑。陈明祥说:“用电动的粑粑锤代替人工打粑粑,每天可以打150多公斤,不仅节约的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在前期处理原材料时使用电动工具,但陈明祥在蒸煮糍粑时仍用柴火,以保证传统口味不变。目前,他家生产的糍粑分为高粱、小米、玉米、糯米等多种食料类型,每年可销售1万多公斤,产值达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