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娟娟
“我行动不便,平常多亏了联户邻长上门帮忙进行低保认证、医保线上缴费,为我解决了许多烦心事。”近日,泸溪县白羊溪乡白羊溪村村民杨大娘向工作人员表达着感谢之情。
去年以来,该乡突出双向选择,以党员、村民代表联系户为主体,全面推行“三长制”治理模式,将全乡8个村划分为26个片,片中有组长39人、邻长150人,联系服务群众1937户,通过织密“一张网”,实现联通“千万家”。
该乡制定了1名邻长至少联系5户村民,落实民情走访、文明倡导、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8项工作内容的“158”工作机制,通过“党建+网格”,让联户邻长当好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文明示范员、民主议事员。
村民杨丑凤是云上村的邻长,同时也是该村报木坨小学兼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假期里,她每天都会在报木坨组溪边来回巡逻,防止学生下溪游泳;多次到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了解家庭生活情况,普及安全常识,自愿担当起了村里的义务安全防护员。
邻里之间有了小矛盾、小摩擦,谁来调和调解呢?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长就是“睦邻和事佬”。在麻溪村,一起因赶场日做生意摆放摊位引起的邻里纠纷,在邻长李明的热心介入下及时化干戈为玉帛。李明说,只要老百姓有纠纷,邻长们就要把“闲事”管到底。
“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了,还好有张妈妈经常来家里看我,给我辅导作业。”毛坪村的一名留守儿童说。她口中的“张妈妈”是毛坪村邻长张满香。为了不让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自卑难过,张满香每周都会去往其家中,与他交流谈心,辅导功课。在“张妈妈”的陪伴下,小朋友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的沉默寡言到现在主动和“张妈妈”分享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如何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一直是我们乡探索的工作重点。我们将以片长、组长、邻长‘三长制’工作为抓手,通过发挥邻长上传下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新的内生动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该乡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