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石 琳
“我手里的这幅手工画,采用的是扎染布料,它是蜡染装饰与文旅元素相结合的文创产品。”1月15日,位于花垣县双龙镇排碧村的晨晖托养服务中心,蜡染技艺非遗项目传承人石杰忠逐一介绍他手中的文创产品。
“我们这里不仅是蜡染、扎染工艺品的制作基地,还是非遗助残的爱心基地。游客们来到这里,所献出的每一份爱心和支付的体验费用,都是对我们弱势群体实实在在的帮助。”石杰忠说道。他不仅为多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还传授蜡染工艺,让残疾人能够掌握一门谋生技能。
排碧村与十八洞村相邻,晨晖托养服务中心制作的文创产品借助十八洞村乡村旅游也拓展了销路。经常有从十八洞村分流过来的研学团队到晨晖托养服务中心开展研学活动,体验蜡染、扎染、苗绣等传统技艺。此外,这里还接待了多批来自全国的自发性爱心房车自驾游团队,他们每次来访不仅为了体验非遗魅力,还为服务中心捐赠大米、食用油以及爱心款。
石杰忠表示:“在十八洞村的影响带动下,我们的收益显著提升。”
目前,晨晖托养服务中心托养了30多名在智力、肢体以及精神方面有缺陷的残疾人,以及20余名辅助性就业的非托养对象残疾人,他们的月平均工资在400元以上。
“虽然这几年做得非常辛苦,有时甚至还要自己贴钱进去,但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就是值得的。”石杰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