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石 健
年关将近,花垣县双龙镇马鞍村的喜事一桩接着一桩,村里更是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按照十八洞片区发展整体规划,马鞍村研学游项目的第一步——道路扩宽放线定界工作已经稳步开展。
1月15日,暖阳高照,马鞍村里几处建房、婚宴同时举行,村民聚在一起,打苗鼓、唱苗歌、吃宴席,宁静的山村中充满欢乐喜庆。
村支书隆贤兵吃过婚宴就往村部赶,他和驻村第一书记陆书平约好了,要去马鞍小学查看公路扩宽项目的放线定界情况。
“村民有喜,村里也有喜,成为十八洞‘1+7’片区的一分子更是喜。”隆贤兵走进村部,大厅中间墙上贴着“花垣县十八洞省级重点片区村庄规划(2021年—2035年)—马鞍村规划公告图”。他信心满满地说:“虽然只是放线,但这是我们发展研学游的第一步,也是开启我们新征程的钥匙。”
马鞍村与十八洞村隔路相望,村部所在地距离十八洞村大门仅数百米之遥。马鞍村在十八洞片区的定位为“苗乡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这无疑为村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想着这一年来的变化,隆贤兵感慨万千。村里主干道重新铺了炒砂,入户路也重新硬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但他也知道,村里仍面临耕地面积少、产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两个人说着话就走到了马鞍小学,公路旁拉上红线,取直、加宽,放线定界工作已经结束,只等春节后开始施工。
“发展研学游,基础设施是第一步。”陆书平对发展研学游很有信心,“场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在十八洞片区,只有我们这儿有这么大一块空地。”
马鞍小学背靠莲台山,面朝马鞍山,两山之间是散布的民居和田园,偶有几畦脆嫩的蔬菜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
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大地上,让人浑身暖洋洋的。隆贤兵和陆书平的话,更如一股暖流,让人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