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黄文渊 通讯员 杨佳姚
1月17日,农历腊月十八,凤凰县山江镇的集市上格外热闹,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各式各样的年货目不暇接,摊主的叫卖声、小孩的欢笑声此起彼伏,阳光暖暖地洒在集市里每个人的脸上,苗寨的年味渐渐浓厚……
老家寨的吴大姐也邀上了好姐妹一起来办年货。“今天我准备再买点猪肉好给我阿哥家拜年。”吴大姐和身旁的龙大姐说道。猪肉要选自己家养的土猪,五花肉,猪头肉、猪腿都是制作腊肉的优选。新年穿新衣,吴大姐被绣工精美的彩色苗服吸引,购置了一身新衣。不一会儿,吴大姐和龙大姐的背篓已被年货装满,满心欢喜搭上了回家的车。
回到寨里,刚好碰到邻居打糍粑。“吴大姐、龙大姐,快来一起打糍粑啊!”邻居发出盛情的邀请。打糍粑是村里每年过年前都会举办的活动,全村男女老少都会来,这也是游客非常乐意参与的活动。
老家寨是典型的苗家石头寨,乡村旅游开发时间早,整个村子风貌保存完整。每到过年,寨子里推出的新年活动,很受游客喜爱。来自陕西的游客李敏说:“今年带着家人准备旅游过年,一路向南,路过凤凰,被凤凰深深吸引,今天来到老家寨,石头寨里处处是红灯笼红对联,今天又跟着大家一起打糍粑,这样的新年体验真的是太奇妙了。”
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绕过两个弯,便来到了吴家大院,这里也是吴大姐的家。吴家大院是老家寨三大最具苗族特色的建筑之一。推开大门,青瓦黄墙,院子整洁,些许斑驳的木门上已经贴上了张大大的福字,两个红彤彤的灯笼让年味更浓了一些,挂在门上黄灿灿的玉米寄托着吴大姐一家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屋内,火塘里柴火燃得噼啪作响,火塘上方,腊肉腊肠泛着油光。吴大姐家里每年都要养上两头猪,自己做腊肉。自己吃一些,还有的就会卖给游客,吃上旅游饭的老家寨人人都很有经商头脑。
吴大姐家只是当地五千多户苗族家庭的一个缩影,每年春节将至时,无数在外游子不论身处何方,他们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团圆、朋友团聚,共同赶集、打糍粑、杀年猪、熏腊肉、做豆腐、贴春联、上山祭祖。
杀年猪也是苗族人民过苗年必不可少的习俗。腊月一到,温度适宜,苗家人会从自家饲养的猪中挑选一头最为膘肥体壮的猪作为年猪,邀请亲朋好友、街坊邻里来帮忙宰猪,宰完猪后将猪肉、猪肠、猪肝、猪肺等与猪血一起烩一锅,撒上干辣椒、生姜、葱花等调料,做成“刨汤肉”,大家一同食用,剩下的猪肉则进行腌制、熏烤成腊肉。
“临近过年,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一系列的新春活动,住老家寨民宿,可以体验打糍粑,做豆腐、吃刨汤饭,跟着苗族群众一起感受传统浓郁的年味,每年都是供不应求,人气爆满。”老家寨景区经理龙三妍介绍道。
天色渐暗,老家寨被笼罩在朦胧的夜色中,万家灯火相继亮起。
篝火燃情,梦舞夜天。人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来,将篝火紧紧环绕。孩子们像灵动的小鹿,在人群中嬉笑穿梭,那欢快的笑声仿佛能穿透夜幕,直达云霄。年轻的姑娘们手牵着手,围绕篝火翩翩起舞。她们的裙摆如绽放的花朵,随着身体的转动轻盈地飞扬起来。不知是谁率先唱起了歌,那悠扬的歌声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瞬间划破寂静。在这欢乐的氛围中,陌生人之间的隔阂也瞬间消失不见。大家彼此拥抱、交谈,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传递着温暖与善意,祈愿新年新愿景。
苗寨欢歌庆新岁,烟火人间年味浓。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古老习俗与新春活力完美交融,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