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5年01月25日

巧手编织幸福年

相关视频 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阙志明 麻垣杰

春节临近,吉首街头人潮如流,备年货、选年礼、买新衣……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1月23日,是农历年的腊月廿四,在和盛堂负一楼一家不足三平方米的钩织小店内,不少市民被可爱的帽子、发夹、新奇的钩织盆栽等钩织作品吸引。店内红色的醒狮帽、手工花、宠物围脖十分喜庆。

“这些毛线织物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织的毛衣,我也给她买一个钩织的包包吧,她一定会很喜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起来。给长辈送温暖,给新家添福气,给朋友选新婚贺礼……大家一致认为手工钩织的毛线作品是有温度的。

店主黄敏是一位手工达人,她一边招呼顾客,手里却一边钩织醒狮帽忙不停,左手拿线,右手拿针,一圈圈的毛线在她手里渐渐组成一个帽子的顶部。“这不就是3D打印嘛。”围观的客人感慨道。

“熟能生巧,图纸在我心里。”黄敏告诉记者,她从2024年夏天便开始备货,备了100多个花篮、100多个醒狮帽、100多个宠物围脖,还有生肖蛇等,还没到过年就差不多卖完了。

花篮100多元,帽子六七十元,小物件十元、八元……钩织作品价格不贵。顾客一看是手工制作的更是立即下单。

“我遇到过一个八十岁的奶奶,她说年轻时候也自己钩织小物件,现在看不清了,所以在这里买了一个包包。那是她们的一种美好回忆。”黄敏介绍,钩织小店的顾客上至80岁老人。钩织对于年龄稍长的人来说是一种情怀。钩织小店最小的客人四、五岁,她们喜欢新奇的、颜色靓丽的发夹、包包。

作为一名“90后”,黄敏开始也不会钩织。2015年,在外上班的她想给朋友送一双婴儿鞋,便找视频,买毛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23年黄敏回到吉首,把日常和婆婆、朋友、朋友的婆婆的作品集纳起来摆在自己童装店的柜台,没想到大家特别喜欢。她便逐渐从兼职转向了全职,随之开了一家织物小店。

“我也是个钩织爱好者,平时自己会编织一些小物件,过程很解压,很治愈。”宋女士是小店的常客,临近过年她又选购了一些色彩鲜明的发夹、玩偶送给朋友们。“我们都是织女,平时也常向老板请教。”她说。

“我的一些线材都是自己混的,款式是参考别人的图纸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黄敏说,钩织的过程也是一次创作过程。她计划开发一些钩织视频和材料包,让喜欢钩织的人能够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享受一下“慢生活”和钩织的美好。

--> 2025-01-25 1 1 团结报 content_152170.html 1 巧手编织幸福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