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彭 宁
忙年,应该是所有“忙”中最令人欢喜的一种。
1月23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小年,也是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吉首市乾州农贸市场,在蛇年春节之前最热闹的一场“赶场”。
每逢农历尾数为四、九的日子是乾州赶场日。“今年腊月二十九是除夕,腊月二十八应该还会赶一场,但没有今天这么多人了。”守在市场入口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说。
到底有多少人,在小年这天来赶乾州场?
上午9时左右,市场周围4个停车场1000余个车位已全部停满,后来的车在交警指挥下沿马路单边依次停靠,一直延绵到一两公里外。交警还提前用锥桶、警戒线在马路另一侧围出临时行人道,成功实现“人车分流”。
人们从各个方向汇拢,涌向乾州农贸市场。
13岁的田悠婳第一次赶场。她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和外公被人潮冲散几次后,就紧紧抓住外公的手再不敢放开。
“人山人海”已经让小姑娘目瞪口呆,“满坑满谷”的食物、货物和招牌更令她眼花缭乱,但最“夺人心魄”的还是大小喇叭里喊出的此起彼伏的电音叫卖。“干海带干海带,一斤泡八斤的干海带”“甘蔗甘蔗,甜腻了的甘蔗”……
作为“10后”,田悠婳对春节的理解和记忆,大多是放寒假、赶作业、领压岁钱、放烟花……几乎不曾参与过忙年备年货。这次乾州赶场,她才发现,过年竟然还有这么多需要“忙”和可以“忙”的。
先是吃的,除了年夜饭要准备的各类荤素食材,还有各种想得到想不到、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水果、糖果、炒货、酒水等;再是穿的,颜色鲜艳的新衣裳挤满大小摊位,大人们在摊位前挑选,孩子们就在旁边等着,期待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过年;还有用的,从碗筷、桌椅等生活用品,到春联、福字、灯笼等充满年味的装饰品,琳琅满目,喜气洋洋;还有不能吃穿也没什么实用但生机盎然的绿植花卉区,有的怒放,有的葱茏,有的摇曳,为新年增添着暖意与希望。
牵着外公的手,田悠婳晃晃悠悠逛完了整个市场,手中多出几枚小巧精致的手工编织发夹,那是她精心挑选要送给妹妹的新年礼物。
日头渐高,赶场的人潮仍不断涌来,四周热闹喧哗,小姑娘心中却豁然开朗——
原来,忙年就是为在乎的人做在乎的事,在熙熙攘攘的筹备过程中,让年味沉淀,让亲情升温,在忙碌中岁岁延续,在烟火中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