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5年01月26日

腊味情韵长 岁月凝香浓

本报全媒体记者 石 健

姜盛先是吉首大学图书馆的一名退休干部,上个月刚满80岁。在她眼里,最重要的年货一直都是腊肉、香肠,最重要的春节仪式就是熏腊肉、灌香肠。

“年轻时,腊肉、香肠我都不会做。但当看到孩子们过年没得吃,眼巴巴地看着别家的流口水,就决定自学。”姜老太说,腊肉是湘西传统美食,容易找到师傅学,学起来也容易上手。

在她看来,做好腊肉的几个关键是:第一,要挑上好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第二,要将炒制好的五香粉盐均匀地涂抹到被切成长条状的五花肉上,盐量要合适,太少,肉容易腐坏,太多则太咸;第三,腌渍时,要用大石头压在肉上,隔几天翻动,再压,待盐浸透后才能开始熏;第四,熏腊肉时,不能心急,要用锯木粉和柚子皮慢慢来,待到香气渗透、水分干透后,便大功告成了。

姜老太回忆说,20世纪90年代,吉首过年开始流行灌香肠。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买不起太多的新鲜猪肉,但为了过年的仪式感,更为了孩子们能吃上美食过个好年,她又开始向邻居“取经”。那时,吉首的菜市场还没有打肉机,更没有灌肠机,切肉、洗肠、灌肠全凭手动。她找来空玻璃啤酒瓶,到机床厂去掉瓶身,打磨好瓶口,制成顺滑的玻璃漏斗。再将刮掉肠衣洗干净的猪小肠套在瓶口,把腌制好的小肉块用筷子灌入肠内。最后,根据所需长度用麻绳打结,用缝衣针戳孔透气。

“当熏好的腊肉和风干的香肠挂上阳台窗台时,年的味道就足了。”每当看到春节的餐桌上,自己亲制的腊味红亮油润的色泽和孩子们品尝到那口咸香时的满足欢喜,这位勤劳聪慧的母亲便也乐开了花。

后来,孩子们长大离家,每年春节去邮局给远在广州的儿子快递香肠腊肉,便成了姜老太最重要的仪式。如今,她已满头银发、步履蹒跚,但那割舍不下的亲情、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仍可经由那一口亲制的醇厚咸香得到释放、弥补。

岁月凝香,腊味情长——那是全家团聚的年夜饭,是父母的舐犊深情,是游子浓郁的乡愁,更是一场舌尖上的怀旧之旅。

--> 2025-01-26 1 1 团结报 content_152207.html 1 腊味情韵长 岁月凝香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