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鹏 730人平稳转岗,没人上访,没人吵闹,更没人提出无理要求;同时,在全州率先为护林员购买工伤保险,这两件事是泸溪县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中最值得大写特写的一笔! 近年来,泸溪县林业局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优质,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凝心聚力,奋勇攻坚,谱写了一曲“让青山常绿,让家园更美”的和谐新篇章。 公平公正,在选聘转岗中构建和谐 “生态护林员要具备什么条件?哪些人才能转为生态护林员?”泸溪县林业局负责人特别强调:“一定要精准识别,公平公正选聘上岗,让群众心服口服。”为此,该局始终坚持严格按条件选聘、严格按程序选聘两个“严格”,精心筛选,公正转岗。为切实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转岗护林员,该局严格做到按照公告、申报、审核、考察、评定、公示、聘用的七个程序,公平公正操作。至今年2月初,全县730名生态护林员全部选聘上岗。 该局还适时建立了生态护林员动态管理制度,对护林员变更、异动等情况随时及时处理。今年7月,该县完成村组换届,潭溪镇下都村原生态护林员覃卷稳当选了村主任。根据规定,村干部不能担任生态护林员。该局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将他换了下来,由该村村民杨文杰接替担任生态护林员。据统计,仅8月份一个月,因各种原因被撤换的护林员就有6个,这些人被退得心甘情愿,换得公平服气。 造林不忘老护林人,该局向老护林员承诺:生态造林,凡需要请工的,优先聘请转岗下来的老护林员。对转岗下来的老护林员自己自主实施荒山造林的,给予政策扶持,在种苗供给、技术指导、造林补助等方面优先予以考虑。这样一来,老护林员们心也平了,气也顺了,心甘情愿退了下来,没有一人上访,没有一人吵闹,也没有一人提出无理要求。 造林护林,在绿色建设中增收致富 在林业工程造林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实施村在村组干部和扶贫村的支持下,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本村林业项目造林,一是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入,二是让这些贫困人口由生态建设保护旁观者变成生态保护建设者,一举两得,事半功倍。2016年,该县安排15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造林,贫困人口收入增加18万元,带动707人脱贫。2017年,完成0.24万亩长防林造林工作,惠及贫困人口1400多人;完成32个生态村庄建设、0.8万亩油茶新造、1.5万亩油茶低改,带动生态护林员及贫困人口108户397人;完成杜仲、黄柏等造林1.48万亩,惠及贫困人口400多人。贫困户和护林员通过参与工程造林,仅林业务工收入就人均增加近9000元。 为保证护林员巡山护林安全,今年,该局为730名护林员购买了个人意外伤害险,并统一交纳保险金,在护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保险公司给予理赔。今年1月,浦市镇印家桥社区居民谭木生被聘为生态脱贫护林员。1月29日,他到辰土溪巡山防火,在路上被疯狗咬伤,浦市镇林业站得知情况后,立即和社区取得联系,派人将其送到白沙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花费医疗费3000余元。浦市镇林业站负责人立即将情况向县林业局汇报,通过保险为谭木生理赔。 拓展培训,在上岗实践中提升技能 该县积极开展护林员培训工作,把生态护林员培训作为对全县各乡镇林业站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全县分兴隆场片区、达岚片区、浦市片区、洗溪片区、小章片区、武溪片区、潭溪片区等7个片区,对730名生态护林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创业技能相关知识、林业法律法规、森林防火扑救方法及紧急避险知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禁毒和安全生产知识等等。通过培训,全面提升了生态护林员的实用技能。 达岚镇潮地村四组护林员刘支大,自今年被聘为生态护林员以来,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培训,业务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平常,他认真协助县、乡林业部门做好林木采伐管理,凡村民办理林木采伐证,一律经他核实签字,并进行后期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乱砍滥伐、盗伐及非法使用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他任职以来,责任区内未发生滥伐、盗伐林木,乱挖野生植物,非法采矿、取土、开垦、砍柴、烧炭、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