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读书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福楼笔谭

  (三十五)

  王承良

  130

  

  1991年4月,深圳市新火车站即将完工时,深圳市市委书记、市长李灏到工地视察工作。当时具体负责火车站建设工作的同志请李灏为火车站题写站名。李灏认为不合适,他想了想,说:“如果能够请邓小平同志写,那就好了。”

  于是,李灏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把这一请求传给邓小平。眼看新火车站建成揭牌典礼就要举行了,邓小平的题词却迟迟未到。终于有一天,李灏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下达的领取题词的通知。等拿到题词,他大惑不解:宣纸上只有两个字“深圳”,而不是深圳方面所期待的“深圳站”。

  1992年初,已经离职休息的邓小平先后途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讲话。这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巡”讲话。

  201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出版,揭示了这一题词的深刻含义:邓小平为什么不写“深圳站”而只写“深圳”两个大字?这恐怕不是节省笔墨的问题。广义的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试验田。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后,深圳都不能“靠站”“停站”,而必须勇敢地闯、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一直向前,向前!

  《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的作者吴松营,时任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是当年深圳市委唯一指定的记录者,负责全程跟踪记录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谈话。时隔20年,他出版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讲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情”,这应该是真实可信的。何况,吴松营就是当年那个受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委派,亲自到北京中南海取邓小平题词的当事人呢?

  

  131

  

  日本兵库县有个小山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几十户人家穷得叮当响。怎样才能找到一条致富之路呢?村里一位长者根据本村实际,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干脆退回去过原始人的生活,在树上架房居住,穿树叶编缀的衣服。没多久,就引起了好事者的注意,经舆论界尽情地一宣传,小山村马上“热”了起来,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旅游业兴起来了,村里就自然富了起来。

  

  132

  

  吐鲁番以东42公里的戈壁滩上,有座阿斯塔纳古墓群。其中一个墓室中的6幅壁画非常奇特,反映了墓主人的道德操守,让后人品味出可贵的人生哲理。

  第一幅画的是一个欹器。欹,倾斜之意。墓主人以此警戒自己:满招损,谦受益。这种欹器是盛水容器,支点易偏:无水时,它向一边略微倾斜;盛满水时,立即向另一边倾倒;水不满时,则可稳当地挂在特定的支架上。古人将其置于案侧,名曰“宥坐”,作劝告之器。《荀子》有云:孔子在鲁桓公庙前,曾看到过欹器,他说:“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夫子的话确切地说明了欹器的特点。

  第二幅画是一绿衣人,其胸前写有“玉人”二字。“玉人”原为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表情温和,好像在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欲念。其意在教人节制物欲,修身养性,端正操守,守身如玉。

  第三幅画是一人用布巾勒住嘴巴,胸前写有“金人”二字意为:做人应该少说多做,惜言如金。这里用的是“金人缄口”的典故,说的是孔子曾在周朝太庙右阶下,看见一个金人(铜人)的嘴上被布缠绕三周,即“三缄其口”,其背后的铭文: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第四幅画是一人两手张开,侃侃而谈,胸前写有“石人”二字,意在教人要敢于仗义执言。“石人”原来也是周朝太庙阶下的雕像,与右阶“金人”的位置相对,胸前也有铭文:无少言,无少事。

  第五幅画为墓主人的画像,他正在屏神凝息,闭目沉思。许是在考虑如何应对复杂的人生吧!

  最后一幅画是一筒状容器,上有一刻度线,如果东西装得过了线,便会从筒底漏掉。意为做人应当廉洁,不要贪得无厌。

  (未完待续)

.


湘ICP备05001329号 版权所有 [团结报社] 湘西网 Copyright 2008 xx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园区聚焦
   第04版:时 事
   第05版:每周论坛
   第06版:综合新闻
   第07版:读书文摘
   第08版:时事·广告
铜雀台,香消风起雨后
五谷娘娘
福楼笔谭
阅读的魅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