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忠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管”和“治”都包含监督。有监督,广大党员才会积极投身党的事业,形成奋发有为、敢于担当的精气神,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才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看问题作决策才会少一些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说话办事才会更清醒有志气、更谨慎有底气、更作为有锐气,政治生态才会风清气正、山清水秀。 “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党内监督,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但是,在不少地方和部门,党内监督仍然被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是思想自觉的缺失和行动自觉的缺位。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自觉,关键是要把深化学习教育摆在首位。不论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作为第一要求,不仅要带着信念学、带着使命学、原原本本学,做到知其然,还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反反复复学,做到知其所以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认真领会核心要义、用心掌握精神实质、确实把握立场观点,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拧紧思想上的“总开关”,跟紧行动上的“总步调”,争做党内监督的排头兵。 学习《党章》,重点要深刻认识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意义,把握党内监督在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党内监督不仅是纪检部门的职责,也是一个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忠党的具体表现。 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点是深刻认识党内监督的基本原则、重点对象、监督内容,懂得为什么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明确监督方向、规范监督要求、严明监督纪律。 通过深化学习,加强党内民主观念教育,让广大党员认识到党内权力的主体是广大党员,而不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所有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都是平等的,在政治上、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人都必须自觉接受和行使监督,不允许有不自觉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存在,也绝不允许有不自觉行使监督的党员存在。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无方圆,其形难立。强化党内监督的行动自觉,关键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责任追究,把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和把监督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等失责行为纳入党员干部的问责范畴,以强有力的问责督促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组织自觉接受监督和自觉行使监督。 用规矩和纪律强化行动自觉,监督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选人用人才会紧扣“唯德才授权”,防止“带病提拔”、“带病在岗”和“带病着陆”,监督的链条才会由“8小时内”管住“人前”延伸到“8小时外”守住“人后”,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作秀。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党面临的“赶考”行程远未结束、任重而道远。强化党内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重塑政治生态,是一个关系全面从严治党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一个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每一个党员干部务必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中坚决落实,监督才能真正成为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一把利剑,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